他的理解是,允许境外机构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市为境外人民币提供了一条出路,这使得人民币的流通非常顺畅,为人民币向投资、储备货币的角色转换提供了前提。
事实上,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国家已作出诸多努力。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人民银行已与港、澳和东盟地区等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签署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高达8035亿元。
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另一努力是大幅扩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各国政府救市行为开始退出和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金融开放的大环境下,去年,广东四城和上海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今年6月,又有20个省区市成为试点。

- 国资委:央企高税负未转嫁消费者汇金“欠”中投2665亿未决农商行被骗贷7亿 8干部受贿千万稻米小麦差价创两年之最国美决战于9月28日 将定陈晓去留 [微博]任志强缘何与潘石屹唱反调
- 济宁市跨境人民币结算突破百亿大关 涉企73家
- 一周美股前瞻:人民币汇率法案国会闯关
- 美国会拟再推人民币法案 商界反对声一片
- 人民币对欧元两周升3千基点 欧债预警中国出口
- G20财长会议再启幕 印度巴西或联手施压人民币
- 央行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百分点
- 去年济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56亿
- 国开行今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3.6万亿
在秦俊恒看来,让人民币“回家”,同扩容人民币结算试点、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是一脉相承的。
他用一个简化的推理来解释开放人民币债券买卖带来的蝴蝶效应: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后,持有人民币的外资机构会日益增多。然而,如果这些人民币只能放在箱子底下,而不能拿出来保值、投资、增值,他们持有人民币的兴趣会降低。之后,他们在跨国贸易中就不愿意用人民币结算。那么,中国想通过用人民币结算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就会受到影响。不过,若允许这些国家把他们手中的人民币投资到中国的银行间债市,给他们提供保值增值的“甜头”,他们会乐意持有人民币,进而,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结算会更加红火,人民币也由此更加国际化。
鲁政委说,允许外资机构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市,正是为了配合人民币结算试点举措,“这一点酝酿很久了”,“一旦拓宽了投资渠道,愿意出去的资金就会越来越多,因为大家认为持有人民币可能有收益,会愿意用人民币结算,这对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的帮助显而易见”。
“人民币好用,谁不用呢?”秦俊恒颇为看好人民币“回家的路”,他认为央行此举将为国外发展人民币市场再次注入一针“强心剂”,加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预期,如此套利机会出现,将激发外资机构持有人民币的冲动。
银行大门敞开存隐忧
当主流人士做好准备推开银行间债市向境外机构敞开的大门,欣赏银行间债市和人民币国际化海阔天空的美好前景时,也有人担忧,突如其来的举措是否会因为“过猛”而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
对此,北京律师张昕认为大可不必担忧,因为央行的通知比较“轻手”:“对主体、投资额度、运作模式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可以说是稳健的。”
通知首先对主体作出了规定,即试点期间,只有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和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才可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其次,新规规定了“额度”,即境外机构在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的情况下,必须在核准的额度内投资。再次,通知还对投资资金来源进行了限定,即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人民币资金应当为其依照有关规定开展央行货币合作、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业务获得的人民币资金。
“投资之前,央行要求境外机构提供证明资金来源以及拟投资额度等多项材料,实行事先审批制,并要求开户银行履行外债监测义务和报送境外机构资金汇入情况。监管层如此严格掌控,只是小步放开试点,短期内,控制风险、保证监管能力是没问题的。”张昕说。
他还向《法治周末》记者解释,相对股市等高收益资本市场来说,债市是风险相对小但收益也较小的平台,其上述获批的机构主要是央行等机构,其投资行为主要是以保值为主,因此投机性等风险也不可能在这个领域发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