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22日电(记者 俞岚)中国官方22日发布,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钢材等商品的出口退税。
除部分钢材外,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银粉,酒精、玉米淀粉,部分农药、医药、化工产品,部分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的出口退税也将同时被取消。
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剂,在市场的预感之中。国务院办公厅在上周颁布的一份文件中称,要持续把持“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型)低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商务部消息发言人姚坚本月稍早时候也曾流露,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在年内下调。他并表现,出口退税政策的调剂,重要是以完成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为根据。从清单看,此次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不少为“两高一资”产品。
中国官方打算在“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将单位GDP能耗下降20%。但截至2009年底,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仅为14.38%。今年首季度,这一指标不降反升,升幅达3.2%。在余下的6个多月,要如期兑现节能减排承诺,任务异常艰巨。
国务院的上述文件称,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要服从和服务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把持总量、淘汰落伍产能的总体目标。分析人士认为,钢铁行业是中国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数据显示,钢铁行业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一成五以上。
为抵抗金融危机冲击,自2008年8月开端,中国在10个月内曾持续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加11.9%,“保增加”压力大为缓解。据海关统计,1-5月,出口5677.4亿美元,增加33.2%。这为官方调剂出口退税政策发明了条件。
此次取消出口退税后,部分“两高一资”和低附加值行业的企业或面临生存困境。上周末,中国官方发布重启汇改良程,进一步加大汇率弹性。如果国民币汇率如市场广泛预期般重新进入持续升值的通道,加上出口退税的取消,相干企业的利润空间将受到挤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