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9月7日电 贵州贞丰县纳蝉布依文化与自然遗产项目和剑河仰阿莎苗族文化区遗产保护项目,日前通过了“世行项目”咨询专家委员会评审,将在年内投入实施。
世界银行贷款贵州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是世界银行贷款在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以旅游为载体的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项目,贵州省原生态民族文化、自然环境等旅游优势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认可。

- 稀土等3行业重组晋级国家战略移动支付10年用户规模仅2000万国美:应取消特别股东大会 酒企老总:纯粮酿造酒多虚假宣传全球奢侈酒店 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微博] 抵押房屋养老将成主流
- 济宁27家企业初步入选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济宁文化上海推广周暨食品展销活动签订销售合同10.6亿元
- 马德伦:支持文化体制改革 发展各项金融服务
- 全球自然灾害频发 通胀预期提振农业股表现
- 国内首个文化产业信贷产品“影视通宝”近日亮相
- 1998-2008历次重要自然灾害对股市影响一览
- 文化创意需保险产品 市场呈现新型“特别保险”
- 中投拟参与印尼布密战略配售 注意力转向自然资源
根据相关“贷款协定”,世界银行将向贵州省提供期限为30年的6000万美元贷款,加上国内配套资金,总投资约5.5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古建筑维护、民居修缮、村寨环境治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能力建设等。
据了解,2009年至2014年,贵州省共有安顺市、黔东南州、黔西南州的17个县(市)19个少数民族村寨、4个古镇、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地质公园,以及贵州省旅游局、贵州师范大学等22个子项目成为世行贷款项目。目前,各项目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09年底,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率先启动“世行项目”,获得4000万元人民币专项款,用于关岭国家地质公园自然遗产保护。2010年8月,贵州巴拉河苗族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设计成果通过评审,包括巴拉河流域的季刀、怀恩堡、南花3个苗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及三棵树镇游客服务中心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