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FII”风生水起,对伤痕累累的A股来说无疑“雪中送炭”。就在上周末,陆家嘴(600663,股吧)金融论坛传出利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明白表现,“小QFII”已被监管机构深入研究,并正在得到推动。无疑,管理层的上述表态,证实“小QFII”的推出并非空穴来风,而已基础处于呼之欲出状态。令市场振奋的是,“小QFII”有望撬动千亿元资金入市,这将为流动性大旱的A股带来一场甘霖。
推荐浏览
- 航空公司潜规矩 一条航线上千万富士康被曝迁移 暂难引发内迁潮诺奖得主:经济正初陷第三次萧条香港诱惑大 投资移民至少670万老外抗议G20 暴力搞笑并存(组图)[微博]张国庆:G20注定悲情结局
- 各地专员办医改资金使用专项检查显成效
- 宝通证券:资金避险为上 金矿股显著下挫
- 全国查处小金库资金266.54亿和17万辆违规用车
- 一线房企百亿资金抄底抢地 土地市场现金九行情
- 山东济宁共落实抗旱机具补贴资金200余万元
- 数千亿资金挥别楼市 能否进股市需看管理层
- 山东济宁今年兑付种粮农民直补资金5亿多元
- 济宁高新区经济总量破千亿 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番
“小QFII”欲引国民币回流
何为“小QFII”?此前QFII额度重要针对境外大型投行以募集境外美元投资A股为主,而“小QFII”重要是指境外国民币通过在港中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资A股市场。
很明显,“小QFII”将给境外国民币资金开辟一条通道回流境内,投资A股。它不会影响现有的QFII额度,而将拥有自己的单独额度。换句话说,A股市场将会获得境外国民币资金的投资,对解决当前流动性紧张可解燃眉之急。
基金公司积极备战
无疑,“小QFII”一旦推出,将使基金、券商等在港中资证券机构受益匪浅。
2008年5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设立机构的规定》,明白规定基金公司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到香港地区设立机构,从事资产管理类相干业务。此项规定颁布后,基金公司先后赴港,迄今已有9家基金公司获准成立分支机构,其中包含华夏、嘉实、易方达、博时、南方、大成、汇添富、海富通、华安,另有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积极申请。
更为重要的是,多家基金已在香港市场开展业务。其中,嘉实基金在港注册的全资子公司——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经收购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旗下包含亚洲股票、大中华股票在内的数只共同基金,而易方达香港子公司也已发行首只对冲基金,南方基金香港子公司——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发行成立了大中华绝对回报基金。
此外,券商中包含工银国际、太平证券(香港)、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光大控股、中银国际、申银万国证券(香港)、交银国际、招商证券(600999,股吧)(香港)、招银国际、信达国际、建银国际、农银证券等也已在香港安营扎寨,其中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在港也已推出多只公募基金产品。
千亿资金或入A股
目前市场最关心的,莫过于“小QFII”的推出,将为A股带来多少资金?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2010年跨境贸易国民币总量突破2000亿元已无悬念,未来总量更是有望突破3000亿元,其中香港的占比至关重要。而中国香港金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香港国民币存款近日呈现大幅增加,4月份增幅达14.3%,目前在港国民币存款达到809亿元,打破2008年5月776.75亿元的纪录,成为历史最高值。
这样来看,“小QFII”面对的将是一个近千亿元的国民币存款市场,其市场潜力不容疏忽。不过,“小QFII”业务涉及到证监会、央行、外管局等多个部门,正式推出尚需时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