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诺,林铭铭,王冠
“当前是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最好的时代。所以我们要应用好这个时代,爱护好这个时代,发展好这个时代。”5月21日,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以“后金融时代的PE发展”为议题的2010年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论坛上如是说。
时势培养好汉,同样也缔造传奇。
当“资本”的故事与“时势”的大流相顺应,一个个“阿里巴巴宝库”般的天方夜谭式财富传奇将接踵上演。
2009年下半年,创业板推出的“时势”在与国内PE机构的巨额投资“资本”杂交后,甚至一句“芝麻开门”的咒语都毋庸铭记,一个个富可敌国的宝库便轻松开启。
这是传奇,不是传说。正是在惊人的造富效应下,忽如春风后的千树梨花,创业板的“春风暗度”使PE这一底本就已随着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发展而欣欣向荣的行业再度掀起燎原之势。
“创业板的推出使PE投资有了一个更便捷的退出平台,而其较低的进入门槛,也使得许多企业有了上市机会,从而带动一大批PE机构的随之创设,欲分享这一资本盛宴。”深圳一家PE机构负责人向记者坦言。
然而,资本市场从来是充满“规矩”的区域,金钱的驱动之下,有人绞尽脑汁玩弄各式“潜规矩”以求传奇的产生,有人铤而走险不惜以身试法等待暴富的侥幸,更有人在“中国式”关系的护佑之下,进行着有中国特点的造富之路,这些“过程”对于把眼光锁定在创业板公司的那些PE投资机构而言,同样也不例外。
尽管市场仍非理性,也包含过多 “人情因素”,但对于PE投资而言,创业板等一系列“时势”机运的呈现,一场饕餮在所难免。
1)谁在饕餮?
毋庸置疑,创业板的开板带来的宏大造富效应,除培养一个个亿万富翁外,也让众多PE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据记者统计,截至7月1日,创业板挂牌的上市公司共有93家,其中,共有65家引入154家PE机构投资者。
154家PE机构在65家公司中共进行了175笔投资,以创业板上市公司93家的总数盘算,平均每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约有1.67家PE机构介入。
其中,金亚科技(300028.SZ)成为吸引PE最多的公司,共获得8家PE机构的投资,而参与欧比特(300059.SZ)、赛维智能(300044.SZ)、数码视讯(300079.SZ)、网宿科技(30007.SZ)、国联水产(300094.SZ)等公司的PE机构也超过5家。
统计显示,154家PE机构共持有创业板上市公司近9亿股,平均每家PE约持有580万股。
纵观PE机构的区域散布,可谓深圳、上海、浙江三地鼎立。
其中,深圳的共有36家,占总数的23.2%;注册地附属上海的共有27家,约占总数的16.7%%位居第二;而来自浙江的约17家,约占总数的10.5%。
上述三地的PE机构已盘踞半壁江山,其余PE机构则集中在北京、广州、江苏、福建等地。
今年4月以来,A股飞流直下至2500点,颇受资金追捧的创业板部分个股股价也一落千丈,但其相对于当初低廉的入股价格而言,PE机构仍赚得盆满钵满。
据记者对近期上市的20家创业板公司中共计30余家PE机构的月投资收益测算,截至7月1日,有PE机构每月从该笔投资中获得的平均收益最高达1484万元,而最低的每月平均收益也达87.3万元,每笔平均投资收益近6.4倍。
2009年7月,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以每股3.90元获得盛运股份(300090.SZ)共计1000万股。2010年7月1日,该股以21.7元报收,虽与上市当日的最高价26.77元跌去近19%,但对于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而言,该笔不到一年的投资却让其账面获利达1.76亿,该笔成本约3900万元的投资,平均每月给其带来近1500万元收益。
而对于投资于长信科技(300088.SZ)的PE深圳升朗实业公司而言,其早在2005年5月以280万元取得长信科技208万股,到2010年7月1日,长信科技的股价虽由上市时最高价38元跌至27.01元,但其仍给升朗实业公司带来5338万元的账面利润,虽然折合时间成本,该笔投资平均每月收益仅87.3万元,但该笔成本仅280万元的投资却让其5年收益率达19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