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息周刊》杂志网站7月15日发表文章称,美国国会今日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强金融监管、发明和化解未来危机的金融改革法案,然而这一法案并没有解决许多潜在的问题,未来危机恐怕仍然难以避免。
文章指出,此次通过的金融监管法案的确赋予了监管机构更大的权利,使其能够更及时发明未来可能呈现的危机并作出应对。但是,法案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发明和解决危机而不是从基本上禁止危机的产生。这就像是改良医疗和公共卫生之间的差别一样,法案更像是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病人的疾病,而不是转变生活环境避免人们生病。这也就是说,很多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单薄环节和问题依然存在。以下就是未来人们仍需关注和警惕的五大问题:
推荐浏览
- 15万美元可买华盛顿连栋屋解密巴菲特:8大预测与7大信条李书福将出任沃尔沃董事长中国居呜呜祖拉利润链最底端组图:87版薛宝钗身家上亿美元[微博]中石油做好事竟也不留名了
- 欧债危机或将深化 市场进入震荡格局
- 港股步入随机波动区间 获利难度进步加大
- 发改委约谈难阻白酒涨价 名牌白酒边约谈边涨价
- 北京9月住宅当月签约率仅8% 五环内房价难降
- 楼市金九不再银十难续
- 欧债危机的三个结局
- 全球聚焦欧债危机 风险情绪左右市场
- 全球经济黑暗笼罩 悲观情绪难以平静
1、全球储蓄过剩: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曾指出,“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资金持续流入一个国家,造成借贷愈发的容易和便宜。”美国的危机正是如此,1987年至1999年,作为衡量资金出入标准的经常项目逆差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1%至2%之间波动,而到2006年这一数字达到6%。之所以呈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大批资金由经济高速增加但缺乏投资机会的新兴经济体流向增加缓慢但有大批投资机会的发达国家。美国正是后者的代表。伯南克将每年流入美国金融系统的数千亿美元称作“全球储蓄过剩”,并指出不讨论这一问题就“不可能懂得这场危机”。美国摆脱危机却未能解决这一问题。如今,中国仍在高速增加、加快出口,资金仍流向美国,而热衷花费的美国人也乐于接收。金融危机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一度降落到3%,现在却又回到4%并仍在升高。
2、家庭负债:事实上,大批资金流入并不能完整说明美国人的猖狂借贷行动。美国家庭负债额占GDP的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不足60%飙升至2006年的近100%。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拉古拉姆-拉詹指出,“这就是收支不平衡。上世纪8、90年代大部分人收入增加缓慢,于是借贷开端大行其道,人们开端非理性花费。”如今,人们的收入情况依然不佳,失业率已达9%。这还要考虑到社会分配不均的问题,自经济衰退呈现之前,经济不平等现象就呈上升势头。现实情况是,穷人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而富人经济已迅速复苏。家庭借贷目前仍相当于GDP的90%以上,而且导致这一现象的问题还在恶化。
3、影子银行:大萧条时代,银行门前排起长队,人们赶在银行倒闭前挤兑存款。这次的金融危机同样严重,但除了一些没精打采的交易商外,银行里看不到别的人。这是因为,危机从一开端就不是来自花费者而是银行。基金公司、银行、企业和其他大型投资者利用短期借贷市场将抵押担保等包装成金融衍生品进行资本交易。当他们听到抵押品价值降落,就会向银行请求支付资金。而当所有人都这么做时,银行挤兑又呈现了。银行无法敷衍,就会将所有抵押资产套现,成果资产变得更不值钱,最后银行只得破产。现在,美国将“影子银行”系统纳入金融监管把持之下,使监管部门懂得各种信息并有权对其进行监管,但没有建立类似存款保险这样保证存款安全的制度。
4、银行业暴富:20世纪80年代,金融业在行业盈利中所占份额多在10%至20%之间,到2004年这一比例高达35%。大投资商们关注的资金早已不以百万计,而是以十亿计。有钱总会得到利益。随着金融危机逐渐淡去,大众,开端关注其他事情。然后,金融家们将开端举动,拿钱结交政客,向他们说明各种规定的束缚是多么沉重和不公平。渐渐的,这些规定无疑都会被取消,这次金融危机的记忆不会永远留在人们脑海里。金融行业在企业盈利中比例在短暂降落到不足15%后,已经回升至30%以上。他们将有足够的钱来让人忘记刚刚过去的危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