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9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刊文说,如何将利益最大化、弊病最小化,正是市场经济所寻求的过程与成果。中国大举购置日本国债,道理也是这样。要害是,中国今天能购置邻国、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国债,意义是非凡的。世界的经济版图正在由此改观。
文章摘编如下:
在加拿大举办的8国团体(G8)峰会和20国团体(G20)峰会之后不久,在人们讨论G8主导世界政治、G20主导世界经济的分工问题尚未结束的时候,一个统计数字就在海内外媒体上不仅被报道着,更被广泛地引用着:今年1至5月,中国购置的日本国债金额达到了12762亿日元。
推荐浏览
- 国民日报:楼市调控正处要害时代住建部:楼市调控须坚定不移贯彻解密29家公司上会被否底细马尧牵头机密操刀平深银行重组上海大众总经理因交通事故遇难[微博]同为中产阶层差距竟这么大
- 美财政部顶风增发新债 大水是否要冲龙王庙
- 中国人民银行盛松成: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
- 财政部下周起发行115.5亿元记账式贴现国债
- 中国7月份增持30亿美元美国国债
- 韩国国债市场将着重发展1年期和10年期债券
- 中国连续七个月增持日本国债 分享日元升值好处
- 野村证券上调日元预期 料美国国债收益下降
- 财政部9月1日发行280亿20年期国债
在人们纷纷担心日本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希腊”的时候,中国大举购置日本国债,无疑对日本经济乃至与日本经济的信心起到了一个“力挺”的作用。世间任何人都会信任,中国作为一个被日本称为是“新兴国”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在日益成为亚洲经济火车头的时候,是不会去购置“垃圾国债”的。此举从另外一个侧面显示中国对日本经济的信心。
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仍在高速增加。如何应用这些外汇储备,是中国政府绞尽脑汁考虑的问题之一。以往,中国着重于把外汇储备用于购置美元和美国国债上。但是,2008年秋季由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开端认识到为了疏散投资风险,必须增加投资外币的币种。成果是明显进步了购置欧元的比例。然而,去年秋季产生的希腊危机而引起的欧洲各国政府发行的债券价格下跌、用欧元购置的欧元资产呈现大幅度的账面丧失,让中国开端注意到日元和日本国债,盼望由此进一步疏散投资风险。这些,显示出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日益成熟。
对于中国大举购置日本国债,有的认为这会对日本国债市场的稳固起到一个良好的后果,从而削弱人们对日本国家财政的担心心态。也有人认为,中国对日元、日本国债投资的增加,从中长期来看会影响到日元升值问题,对日本的出口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更有分析说,中国应用外汇储备购置G8各国的国债,这对G8请求国民币升值会产生一种克制后果。
如何将利益最大化、弊病最小化,正是市场经济所寻求的过程与成果。中国大举购置日本国债,道理也是这样的。要害是,中国今天能够及购置自己的邻国、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国债,意义是非凡的。世界的经济版图正在由此改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