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昨日招标发行的30年期国债中标利率为3.96%,并未超出市场之前预期。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30年期国债(10国债23)仍存在较为茂盛的刚性需求,但因为最近债市分歧加大,机构在投标也稍显谨慎。
本期国债为30年期固息债券,半年付息一次,打算发行招标总量为280亿元,共吸引了534.9亿元的资金参与投标,超额认购倍数为1.91倍,票面利率为3.96%,落在之前机构预测的3.94%—4.0%区间之内。

- 万亿核电投资跃进 融资瓶颈待解证监会:取消审核山西证券IPO申请电力行业利润狂飙仍存亏损金岩石:超5成人有房 城市就会亡支教遇难女学生骨灰回乡万人迎接[微博] 做经济数据竟得惊人发明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警告海外增长减速
- 兴业投资:扭转操作推高美元 非美仍承压
- 年化利率接近50% 典当行坐地起价高息放贷
- 银监会官员称利率市场化将加快
- 上海首套房贷利率悄然松动
- 刘明康:创造符合新时期金融形势银行监管体系
- 交银租赁金融债获准上市交易 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
- 存款利率浮动试点仅是动议 可行性遭专家质疑
受制于扩容等压力,近期国债金融债一级发行市场的认购热情有所下滑,但从认购倍数来看,昨日招标的“10国债23”要比今年6月18日招标的30年期10国债18要更受机构欢迎。“最近由于债市有点跌,收益率往上走,机构和对超长期国债投标也有点谨慎了,但趋势性的变更还没看到。”一债券分析师对记者表现。本期国债边际中标利率3.99%,与二级市场收益率程度相差不大。中国债券信息网的数据显示,招标前日,银行间市场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为3.986%。
投标主力的资金充裕是重要原因。“资金充裕的保险机构和大行是这期30年期国债的拿券主力。”一位交易员对记者表现。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保费的增加,近期保险机构对债券配置压力较大。从5月份保险投资数据来看,保险机构的保费收入与偿付支出的差额同比增速进一步上升,表明保险机构可用投资资金正在增加。此外,超长期国债面对债市调剂,基础没有呈现大幅调剂,这也成为保险机构配置超长期国债的动力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超长期国债发行正在加速。历史数据显示,30年期超长期记账式国债曾在2002年、2003年和2007年各有过一期发行,2008年和2009年分辨发行了两期。而2010年发行次数骤然增多,昨日进行招标的已是今年发行的第三期30年期国债。业内人士分析,30年期国债发行只数越来越多,不仅能够完善收益率曲线,而且流动性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交易机构参与力度或会逐步加大。(起源:中国证券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