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光裕的刑事案刚刚进入二审程序之际,关于国美把持权的争取突然白热化:8月5日,黄光裕突然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请求撤销现任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职务。同时,国美则向港高院递交诉状,对大股东黄光裕进行起诉。
事实上,关于国美把持权的争取早已暗流涌动,之前没有公开化,重要是黄光裕案的刑事部分一直没有成果。而在5月18日一审判决,黄光裕获刑14年,夫妻俩总共被处分金10亿元后,关于国美把持权的争取确定要正式开端。此前,由于黄案一直处于神秘状态,黄光裕家属不仅无法方便地与黄光裕沟通股权行使事宜,即使以家属名义对其的探视都受到了必定程度的束缚,而在刑案尘埃落定之后,黄家可以心无旁骛地与国美电器的利益方展开争取。

- 楼市货币战斗:信贷不紧房价不跌 少林寺申遗成功 年收入谜团未解美国困境:1120万套房困住2万亿 禹晋永圈地1500亩投资原是假项目 库存转移培养钢市虚伪繁荣[微博]国美争取案99%是这结局
- 分析师:后市仍会延续盘整格局 大盘股难成热点
- 黄光裕家族知情人士:贝恩就是绑定了国美
- 沪深两市收涨 钢铁股表现抢眼成24日最大赢家
- 下周机构推荐十金股:看好中国一重、华丽家族等
-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难成掣肘 试水信托卖出回购
从双方争取的攻防战术看,在5月18日之前,黄光裕家族一直处于守势,而陈晓等管理团队人员则是通过一系列的举动,履行国美电器的“去黄光裕化”,比如,在2009年1月18日,黄光裕辞去公司董事职务,陈晓被正式任命为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实现了人事上与黄光裕的切割,同时,在股权上,在国美电器资金链呈现危机的情况下,顺理成章地引入了贝恩资本,使得黄光裕家族的股权比例大幅下降,虽经抗争,黄光裕家族保住了国美电器35.55%的股权和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但其通过二级市场回购的股份却耗尽了黄家的财力。很显然,黄光裕家族为守住第一大股东地位付出了极大的代价。2009年8月4日,继黄光裕的资产被内地司法部门冻结后,香港证券监管部门向香港法院递交申请,禁止黄光裕、其妻杜鹃及两家控股公司处理或出售所持的价值16.6亿港元的国美电器股份。
而且,尽管贝恩资本的股权目前只有23.5%,但未来仍然有进一步增持的可能,而黄光裕家族险守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但其未来的股权低于34%的绝对否决权,从名义上已经丧失了对公司重大事务的否决权。要害的是,除了第一股东地位岌岌可危之外,黄光裕以前的旧部大多已经倒向了现在的管理层,就人事的把持权而言,无论是名义上,还是本质上,黄光裕家族已经丧失了把持地位。第一个回合,以陈晓为代表的管理层和贝恩资本取得了明显的领先。
国美把持权争取的第二个回合产生在2010年5月,黄光裕刑案一审即将宣判之时。5月11日,在国美股东大会上,作为第一大股东的黄光裕接连投出多次反对票:首先,否决外资股东贝恩资本的3名代表进入董事会;其次,否决董事会对董事薪酬的厘定,显示出对董事会的整体不信任。但由于国美电器与贝恩资本在入资的时候事先约定,如果贝恩资本的人不能如愿进入公司董事会,国美电器将面临24亿元的高额赔偿,在这种情况下,国美电器的董事会强行让贝恩的人选进入了董事会。第二个回合,一方面,禁止贝恩的意图没有达到,同时,黄光裕家族与贝恩资本的抵触也公开化。
但随之而来的第三个回合较量给了外界一个假象:似乎黄光裕家族与陈晓以及贝恩资本的抵触有所缓和:6月28日,国美任命常务副总裁王俊洲为公司总裁,而原总裁陈晓担负公司董事会主席及履行董事。王俊洲作为黄光裕的旧部,在黄光裕案进入尾声的时候担负总裁,给外界的感到无疑是对黄光裕家族的示好让步,双方开端从对抗走向合作。
但是,双方很快打破沉默,终于公开宣战。这次是黄光裕家族率先出招,所提出的议案是请求免职陈晓,对公司董事会不予信任。而陈晓及贝恩资本也不示弱,抓住黄光裕回购的问题,提起赔偿诉讼,双方一点缓和的余地都没有。而更让黄家雪上加霜的是,黄光裕的旧部王俊洲在这个时候旗帜鲜明地站在陈晓一边:王俊洲表现,公司大股东的这一行动“非常令人扫兴”,“我们坚定地为全部股东、员工和合作伙伴的利益而努力。陈晓先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出色的、有沾染力的领袖人物,他也是我值得信任的同事和密切朋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