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的血汗之作《唐山大地震》即将于7月22日公映,该片在此前的北京多场试片中已广获好评,观众无不被激动,有人甚至哭掉大半包纸巾。8日,片方在上海、南京等地组织了院线经理等业内人士的看片会,前去观片的业内人士几乎无不泪洒当场。
记者懂得到,由于观影人数较多,不少人都是站在过道上看完整片的,而且在影片放映结束后,不少观众自发鼓掌,这样的场面实属罕见。
三分之二时间在流泪
《唐山大地震》在此前的试片中释放的“催泪弹”威力堪称强盛,几乎无人不被“击中”。但也有人想接收泪水的挑衅,观众陈小姐表现,自己底本是抱着和冯导“较劲”的心态去看片的,“之前想看看自己的眼泪能忍多久,但基本忍不住,两个多小时的片子完整身临其境,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哭。”上海联和院线副总吴鹤沪也用“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来评价整部电影的放映后果:“特效真实,情节感人,编剧功不可没。”
记者在采访中懂得到,片中的催泪细节众多,无论是地震的惨烈景象还是母亲选择救弟弟放弃姐姐,以及到最后的母女相认,母亲跪地向女儿道歉……感人的情节几乎没有间断。陈小姐表现:“尽管之间也穿插有冯小刚式的冷风趣,但刚刚感到到些许轻松又会被拉进一个新的沉重画面。”
温暖感远超残暴感
“23秒,32年”是影片的宣传语,而片中“23秒”的地震场面也着实让人震动,惨烈的画面更是让人揪心。吴鹤沪表现,电影中的画面只不过表现了当时地震的真实场景,惨烈和残暴都是必定的。但冯小刚此前已强调,“观众哭后必定不会失望,必定是温暖的。”在试片会上,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大部分业内人士的确定,几乎所有人都被“32年”的亲情纠葛所打动。观众顾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在看完电影后心里浮现出了幸福感和温馨感,“看完片子后,回家就很想抱抱自己的母亲。”这和冯小刚说的“不少人看后都想回家抱抱孩子”的说法不谋而合。永华影城的市场经理李兰也感同身受:“我一开端也特别纠结,怕悲伤,也怕看到那些苦楚的画面,但到最后感到没那么压抑,真的是很温暖向上的。”采访中,大家都对片中的几位主演“赞不绝口”,比如徐帆饰演的母亲戏份贯穿影片始终,纠结的母爱成为了重磅催泪弹;老戏骨陈道明在片中的父亲形象也很受认可,他和气可亲,善解人意,给人一种是影片主心骨的感到;而“女儿”张静初在片尾简短而具有爆发力的演出,也得到了众人的赞成。
1个亿的植入广告不妥
《非诚勿扰》中令观众诟病的植入性广告,价值是5000万,而《唐山大地震》中,却植入了近1个亿的广告!泪眼矇眬的观众们,能在电影里找到某酒类品牌、某汽车品牌、某通信品牌、某保险品牌、某城市品牌……不少观众底本沉浸在悲伤气氛中,但看到品牌时也不免一笑。比如,李晨外出闯荡回唐山后,穿的是某品牌羽绒服,开的是某品牌轿车。而养母陈瑾临终前给女儿张静初留下了一个存折,镜头也给了工商银行的特写。吴鹤沪认为,植入式广告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现象,但在这部题材如此沉重的影片中刻意呈现,还是有些不妥。不少观众也认为这些广告有点闹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