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海医疗队救助活下来的”
被访者:阳光(34岁,地震那年出生)
记者看到阳光时,他正和一群朋友在绿茵上合影留念。据介绍,他们是参加过《唐山大地震》电影汶川地震戏分拍摄的,以“唐山志愿者”的身份。而阳光,是真真实实地参加过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在北川待了半个月,也是地地道道的唐山人。
面对记者,阳光绽放浑厚笑容,带点害羞,“当时冯导在招群众演员,就是当志愿者。我本身做过志愿者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去了。因为我听说要去四川拍,而且包机票和住宿。我存有私心,就是想再去北川看看。导演知道后,专门派车送我去北川,给我圆了梦”。这次来看电影,阳光表现,自己就是地震那年出生的,当时是被上海医疗队救助活下的,“他们给我了生命,我不敢忘,不敢忘那段经历,也不敢忘有机会回报社会。电影上映了,就算我没参加拍摄,冲‘唐山’两个字都要看一下,何况我还参与了拍摄”。没想到的是,阳光此次来看片还有个任务,“我妈很想来,我没带她来。重要怕老人情感把持不了,老人身材本来不大好,老了更爱好想过去的事,和过去的人说话。等片子上了,她确定还是要去看的。还是等我看完了,回去给她大概讲讲,让她先有个思想筹备,再看对身材好些”。
“这些年想想那些朋友,总想总想”
被访者:章奶奶(80岁,地震那年46岁)
章奶奶和女儿坐在内场靠前的地位,凉风习习,女儿问:“冷吧,把雨衣披上。”她回了句:“挺凉快的。”指着巨型屏幕上闪过的黑白老照片,章奶奶告诉记者,那就是他们全家在地震那年拍的,今天全家11口人一起来看电影,“一家9口,都活下来了。我们是荣幸的,很知足了。但这些年想想那些朋友,总想总想,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心里真不是滋味。参加一个‘我们的全家福’征集运动,他们用了咱的照片,给咱票来看。不给票我都要自己掏钱买票来看,地震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部电影,我就想看看能不能和那些老朋友说说话。”一旁的女儿插话说:“地震那会儿,我记得太明白了,当时就是刚看完电影啊。要是睡了,还不知咋样呢!”
最低限价创纪录,《唐山》引“地震”
冯小刚新片《唐山大地震》将于7月22日上映,这次,华谊开出了史上最高的“最低限价”。
日前,华谊给全国各大影院定下了《唐山大地震》最低限价。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个A类城市,最低限价不得低于35元;B类城市不得低于30元;其它C类城市,最低票价也要25元。此前,在上海,《赤壁》等国产大片的最低限价最高不过30元,《阿凡达》这样一部进口大片的最低限价约为20元,而《唐山大地震》一下将最低限价“涨”到了35元。
电影票价步步走高,令电影院方颇为头疼。昨日,上海一家电影院经理表现,现在大家还在考虑该如何给《唐山大地震》定价,华谊的最低限价如此之高,令大家很难办,“比如周二、周三有半价,那我们平日的定价起码得70元,何况还有信用卡、会员卡、团购之类的优惠,可能票价还得更高。定高了,观众有看法,定低了,我们要自己贴钱”。
记者发明,不少网络论坛对《唐山大地震》最低限价的创纪录也议论纷纷。时间网就呈现名为“《唐山》引发中国电影票价‘大地震’”的帖子,应者甚众。有网友称,提价为冯小刚“5亿票房”预期保驾护航,却助长了“临时加价”的风气。更有业内人士表现,发展下去,中国内地的票价高问题将愈演愈烈,“最低限价可能还会涨到40元、50元甚至更高,而中国电影票价在世界范畴都算高的,未来观众还得掏更多的钱走进电影院”。
(消息晨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