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开发网络、影展等发行新渠道
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一年我国电影的产量就高达893部,其中故事片为745部。另据数据显示,这其中将近七成影片无缘进入院线,沦为炮灰。对于这类影子电影来说,应该另辟蹊径,尽可能地去开拓出电影发行的新渠道。
随着互联网用户不断增多,电影成为各大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的重要内容板块,相较于院线,网络平台会覆盖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尤其对于那些电影院匮乏的地区,观众想看电影只能通过互联网。因此,片方可以通过和网络平台合作的方式,将电影在网络上映,也可以通过广告、版权费等渠道获取收益,扩大品牌影响力。
除了网络以外,电影频道及各大地方卫视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电影发行渠道。王先生介绍:“目前我们就正在与一些地方卫视进行电影版权购入的洽谈,随着智能电视销售量增多,相信在未来,观众通过电视消费电影也将成为一大趋势。我们也在调整发行战略,院线竞争压力越来越大,800多部的电影年产量要是仅凭院线去消化,根本就不现实,再加上进口大片,这块蛋糕就更难分了,电影不能在院线这一棵树上吊死。”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建言,对于那些制作、宣发资金本就极为有限的中小成本影子电影来说,如果内容足够有新意,参加影展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在获得国际认可、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能对影片在国内市场起到间接的免费宣传作用。
行业建言
尽管近两年国产电影无论是总体产量,还是单片票房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这其中仍不免产业泡沫的存在,盲目投资、题材相撞、发行渠道单一、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市场中会有大量影子电影的出现,而它也从侧面反映出电影产业链的不成熟。
对此,博纳国际影城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院线的角度来说,衡量一部电影是否具备市场潜力,最重要的就是投资规模、主创团队。另外,如果是系列电影,之前的票房基础也是考量的重点。因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片方,在立项时都应该首先去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的影片,同时理性地看待如今的电影市场。
(编辑:Yan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