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高起点出发,陈哲艺说现在还没有去想新的计划,“真的,压力太大了,要不就别拍了吧!”随后又话锋一转,“应该说我还在寻找下一部的题材,我通常拍片都要找一个情感,一个物件,一个人物,通过他(它)找到想拍片的欲望,从5月戛纳拿奖(注:第66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到现在,一直都在寻寻觅觅,搞不好这几天在台湾就能找到灵感,我这部片子大概花了3年时间,希望下一部片子不会太久吧,希望两年之后会有新的作品可以出来。”
李安说评审内幕这部片,评审喜欢的人数最多
本届金马奖评审会议一开始便讨论最大奖———最佳影片,从第一轮便产生四部电影票数相差不多的竞争态势,每位评审发表各自意见、辩论及拉票,经过仔细讨论最后由新秀导演陈哲艺,以制作成本仅50万美元的《爸妈不在家》胜出。李安透露:“这部片(评审)喜欢的人数最多,没有人不喜欢这片子,有一组人又极喜欢,拍得真的很好!”这部片很纯,技巧很好,导演过去是金马电影学院的学员,不知道他从哪里又学来这些技巧,比较不用力。看这部片时让人把心揪在那边,故事背景发生在1997年金融海啸,大家看了都很喜欢。”
金马50,最佳影片给了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讨论过程中是否有压力?李安说:“这个我们都很proud of(骄傲),虽然他一开始不是我的首选,但是后来落到他那边我还是很高兴。像蔡导(蔡明亮)讲的,只有台湾可能有这种事情,在讲华语的地方。真的因为喜欢他的人占大多数,就是因为他得奖了,我觉得金马奖又往前走了一步,那个格局又更大了一步。”
获奖感言
我终于跟李安导演握手了。我们是来自一个小小的国家,片子也是最小的预算,最小的规模,这也是我第一部长片,所以根本就没想过要拿最佳影片。入围的其他影片(导演)都是我在念电影学院时要研究的,都是我很崇拜的大师,我先向你们鞠个躬。谢谢李安导演、谢谢评委们,你们让华人世界看到了新加坡电影,新加坡电影也掀开了新的一页。
本文只为传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时光网认同其观点和立场,以及认同文中所述皆为事实。
(编辑:Yan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