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票房的增长和银幕数的增长同步,但银幕数增速更快(2013年对比)
时光网讯 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透露,截至11月25日,全国电影票房已达193亿,其中国产片票房107亿元,占比超过55%。全国城市影院新增银幕4500多块,银幕总数已达1.76万块。
同时,大会分组讨论上曝出数据,2013年全国电影院平均上座率仅15%。也就是说,在影院和银幕数疯狂增长的同时,观众人数及观影频次没有达到相应的增长速度。
在讨论会上,来自相关机构的领导人、电影导演,以及电影公司的负责人讨论中国电影的现状,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电影市场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但是,高品质的国产片“供不应求”。另外,由于市场不成熟,目前卖高票房的多是商业类型片,而一些追求人文表达的电影往往受到冷遇。至于好莱坞电影,大部分嘉宾的观点是,“应该学习,但不跟随。”
记者此前采访全国多家影院经理,他们共同的感受是,近几年一些城市影院到处开,竞争越来越激烈,怎样吸引更多观众是各家影院面临的最大问题。
电影内容跟不上市场
“蒸蒸日上的中国电影市场是全世界电影界都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观影人次提高速度高于票房的增长速度,这是一个后发优势。假以时日,中国电影市场容量定会超过美国。但不容乐观的是,电影内容却跟不上。有好内容时,观众排队买票。没好片子时,影院门可罗雀,有时我们送票观众都不愿意来看。”——万达文化产业公司副总裁叶宁
大批国产片都是平庸之作
“一年700部国产片我大概会看500部,其中一大批影片都是平庸之作,制作很粗糙,功力也不够,它们不能进入电影院,或者到影院一日游就下了。所以说,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真要好好研究一下内容状态。”——导演冯小宁(《紫日》《甲午大海战》)
中国电影市场处于粗放状态
“中国电影市场现在处于粗放状态,一百万票房和几个亿票房的片子都是几百个影院同时上,肯定有问题。小片子今后如何针对性地做好市场工作很重要。这也是张艺谋为何与乐视合作的原因。他现在想重新回过去拍具有人文价值的戏,但现在的主力观众已经不是《红高粱》一代了,而是年轻的互联网一代。这种情况下,通过媒介与市场手段去帮助他获得新一代观众的认可,是我们要做的事。只要作品接地气,通过得当的方式去吸引新一代观众,我们其实可以和好莱坞拼一拼。”——乐视影业CEO张昭
创作者没必要照搬好莱坞
“中国自己的叙事方式没什么问题,我们也不缺好导演和好演员,核心能力缺在技术和市场机制上。”——导演尹力(《云水谣》《铁人》)
“文化语境不同,但市场是普世的,我们应该去学技术,学市场管理方法,学怎么获得观众,把电影作为工业产品去发展。”——万达文化产业公司副总裁叶宁
小贴士:
影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67人组成的新一届理事会,及由13人组成的新一届主席团。李雪健(《一九四二》《焦裕禄》)当选主席,张宏森(电影局副局长)、冯小刚、成龙、陈凯歌、黄建新任副主席。
(编辑:哈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