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装修那处房子,我做了一本厚厚的剪贴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从方案1、方案2到方案十几的改变过程,每一次沟通完之后,他都会把新的户型图发给我,而每一次我都要消化很久,因为我想看他对于空间使用是如何思考的。
他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我现在喜欢每天晚上睡觉前看户型图,现在我的脑袋是3D的。你给我一个户型图,我可以完全凭想像在脑中造出一个立体的空间。
看着一个一个户型图,就像童年过家家的游戏。它会让我知道从这里的空间垂直下来是这块,平行过去的空间是那块,这块空间如何转到另外一块去,满脑子想的是这个。有一次特别夸张,四页纸的户型图,大概也就三层楼的一个房子,我从上海到北京坐高铁四个半小时,就一直盯着那三张纸。我完全不知道我盯着那三张纸看了四个多钟头。
心动得太久了,手就会发痒。去年底工作室装修,我决定自己来做设计师。当然有一个国内的设计师朋友帮我,比如说哪儿打梁,哪儿装灯,这种细节我不懂,但我画了那个房子。亚瑟首先教会我的一点,就是要分出你需要的功能,那么第一我觉得需要有个吧台,有水台操作的位子,不用洗个苹果都要去外面。第二,我希望有个供财务和法务使用的独立空间。第三,我需要一个会议室。第四,我需要有一个能够休息的地方,比如员工累了可以在那儿睡觉。第五,我为自己选择了一处开放的公共区,而不是独立的办公室,因为我希望大家是平等的……特别是建成之后,看着这个工作室,我在很多地方都感觉到亚瑟的影子。比如那面垂直的植物墙,比如木色、白色、巧克力色这些简洁的自然色,比如所有东西横平竖直的摆放逻辑,还有那个挑高的宽大空间等等。想到几年前第一次看到亚瑟那张图的情形,感觉生活真是太奇妙了。
亚瑟的来访是我“设计师生涯”的一个小高潮,他不断地询问一些小细节,一楼的落地灯,旁边的小沙发,整面的落地玻璃墙,等等。走到二楼的一个休息室里,他又指着一张小床说,这个挺好的,哪儿买的?我说这是宜家的,他说怎么可能?那一刻,我真的有点儿晕了。
忘了是谁说的,哲学的最高境界是美学。于是乎,我为这个装修的小嗜好,找到些许深度的支点。也奇怪,怎么就从一个包控衣服控,成了装修控呢?友人解答,家居是自己享受,时装是穿给别人看,说明你是一个重自我感受胜过别人评判的人。原来,我一不小心就成了个女汉子。(源自《GQ智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