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调剂首都功效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批准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合并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合并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新东城区的辖区范畴为现东城区和崇文区,面积41.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5万人。新西城区辖区范畴为现西城区和宣武区,面积50.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4.6万人。批复请求北京市尽快明白新设区政府驻地位置,并按程序报批。
北京市调剂的理由是现行行政区划划分过细,四个区的发展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崇文区和宣武区发展受空间因素制约更为明显,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滞后于核心区北部。北京市盼望通过核心区区划的合并调剂,大幅度进步核心区的承载才能和服务程度,同时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
身为首都的北京市调剂行政区划,这不是小事,不仅涉及到行政管理队伍的精简,还可能带来城市计划和改革上的大动作,这确定会引发包含房地产在内的多个市场的变动。不过,安邦研究人员对于这一合并却不敢苟同。
在内部讨论时,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北京合并城区的做法与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趋势完整相反。参照国际上大都市的发展经验,多采用“大城小区”的城市计划模式,各个城区都产生了具有特点的产业区与居民社区,在“内城”形成了疏散的功效区,并最终形成三级模式,即“中心城区-市区-大城市区”。比如大伦敦内外城区共分为32个市区,大东京的中心城区分为23个区,巴黎内城区分为20个区,香港则分为18个区。
按照这种趋势,一些研究人士曾提出分拆北京城区,比如分拆朝阳、海淀、丰台等区,在北京形成数十个功效区。但现在北京合并中心城区的做法,则进一步走向大区模式,与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趋势完整相背。国内处所政府一向是爱好做“大文章”:即在更大的空间内来计划改革城市,大拆大建。这次合并城区的做法,无疑为这种改革供给了空间。北京内城各区长期发展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文化,而合并之后对这种城市文化将形成冲击。陈功认为,北京合并城区的做法,必将遭到历史的否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