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这一新术语的呈现当然有其自身的背景和语境。新术语、新行业的呈现往往意味着对旧术语旧行业的反思与批评。反应了对旧行业的理论范式、现有机制、政策趋向和实际运作的调剂或反拨。创意产业的兴起一方面是对现有产业的机制、政策和运作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对其缺乏发明性的批评。而文化创意产业重要包含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饰、服装设计、软件和盘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是过去时代的基础的物质性必须产品,而是更富于精力性、文化性、娱乐性、心理性的产品。随着人们生活程度的进步,对这种精力性的产品的需求在总体上日益提升,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一、发展现状
1 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各大城市的浮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以北京市为例,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89.5万人,占全市GDP的10.3%,比2005年增加15.9%。2007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已达90万。截至2007年9月,北京市2006年12月挂牌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4687家,其中,挂牌后新入驻企业1101家。有需求才有市场,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的文化创意的需求十分宏大,还远没有达到饱和,所以全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必定程度上带动了全部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明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企业和从业来说还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文化创意产业得到国内各大城市的器重,划拨专项资金扶持。
例如。北京为符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请求的文化创意企业办理减免税收,拿出专项资金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凑集区的基础建设,和银行合做为文化创意企业供给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又如。南京市首开江苏知识产权贷款先例,日前南京道及天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从南京银行获得了200万元贷款,这项贷款在江苏的文化创意产业界和科技界引起了广受关注,因为这笔商业贷款没有担保,也没有土地、产权等抵押物,贷款获得认可的一个重要根据是“无形知识产权”——盘算机软件产品的著作权。再如。广州市每年安排1.5亿元资金设立广州市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资金,并出台了一系列专门政策扶持游戏动漫产业的发展等等。可以看出很多大城市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非常器重,纷纷拿出实际措施来支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期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地区的文化影响。正是由于政府和金融界的大力支撑和宏大的市场空间,大大地推动了全国各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
3 全国各大城市提出有特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
例如。上海市提出了“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的理念。在发展路径上,形成与历史建筑保护相联合的发展模式,使有形的高科技技巧发展和无形人才创意力量的施展相联合。南京市提出了“保护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奇特风貌,传承六朝古都的历史文脉”,“使每一个人的创意都受到鼓励,使每一个好的创意都有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机会,使每一个创业者都得到有力的制度保护和良好的政策扶持”的发展模式,着眼于培养创意、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法律保障和文化气氛。例如。广州市提出了“要像抓汽车产业一样抓动漫产业”。深圳市提出了建设“创意设计之都”的目标等等。各个城市都根据自己的特点,提出了发展目标,并建立了各种创意产业的基地和园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供给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4 动漫、网游率先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倍受青睐的主导范畴。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南京、天津、重庆等城市都把发展动漫业和网游作为重点,一时间全国各地“群雄纷起”,纷纷建产起动漫网游基地,国内动漫产业和网游产业一片热火朝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