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郝俊慧
高昂运费、沟通障碍挡住购物激动
6月30日,距离与日本雅虎开通的“淘日本”上线尚不足一个月,淘宝又一次“出海”了,发布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作开通“淘宝商城香港馆”,这意味着中国内地花费者可以直接在淘宝上购置香港商品。从马云推出大淘宝战略那天起,国际化便一直是淘宝致力要走的道路,然而首战“淘日本”便遇到了种种问题,语言不通、运费过高、物流不畅……“淘日本”如何闯过这些难关,决定着淘宝能否持续推出“淘美国”、“淘欧洲……
177元的抱枕运费200元
从6月1日上线起,淘日本最被质疑的莫过于高额的运费。不少产品呈现了价值和运费“倒挂”的局面。一个抱枕报价只有177元国民币,运费却要200元;一条法藤钛项圈,卖价219元,运费150元……底本被日本原装产品吸引过去的用户,却被“看不懂”的运费挡住了下单的激动。
淘日本的邮费为什么会这么贵?据介绍,淘日本商品的物流费用包含了日本国内的物流费(日本供给商到仓库)、仓库管理费(货物检查和再包装)、国际物流保险费(万一丧失客户可以得到赔偿)、国际运费(从日本仓库到中国)、个人进口通关代报关费用,以及国内的配送费(海关进来-客户手中)。
如此详细的阐明自然说明了运费高的原因,却这很难令买家满意。底本认为会受到很大冲击的日本代购店铺,也不再忧心忡忡。专做日本代购生意的weiying617表现,淘日本不仅没有冲击到国际代购,反而让买家通过商品对照后更加青睐代购。“去看一下淘宝里面的商品价格就知道,代购的物价要比淘日本价格低得多,尤其在运输费用上。”
“淘日本目前正在做下降运费的各种尝试,调剂后,邮费降落的幅度在30%-60%左右。”淘宝有关人士表现,但何时能降,目前尚无具体时间表。
与国内网购习惯相违背
语言曾被认为是淘日本交易中最大的障碍,很多买家曾担心无法与日本卖家进行沟通。但事实上,这是个“伪问题”,因为买家几乎没有机会与卖家直接联络。
记者在淘日本上看到,和国内网店不同,不少日本网店里并没有蓝色的“旺旺”标记,这意味着买家只能根据店面介绍自己选择,一旦对价格、产品有何疑问,买家只能写Email,通过淘宝客服翻译后转交至卖家,一来耗费大批时间,二来翻译也未必能将双方意思真实表达。即使一些店铺有“旺旺”标记,点开之后,其实也是淘宝的客服人员,他们只能供给一些简略的翻译服务,并不能介入实际交易。这对国内卖家而言,显然不是很适应。
此外,由于淘日本应用的是支付宝海外购业务,暂不支撑第三方担保交易方法的服务。也就是说买家付款之后,卖家将即时收到买家支付的款项,这让习惯于收到货物满意后再支付的国内买家感到并不那么放心。
买家happynealyear在6月3日购置了两瓶化装品,但过了20天,货还没送到,其间曾申请退款,但被对方拒绝,直到前两天,货品才姗姗来迟,“款已经付了,不是想退就能退的,店铺阐明也翻译得不好,问客服也问不到什么情况。”
专家观点
国际化淘宝需要寻找核心竞争力
马云在“淘日本”开通的发布会上曾忧虑:这个新生的孩子在六个月以内,除了哭以外,会带来更多的麻烦而不是喜悦。如今看来,翻译、物流、税收、产品等问题,的确给“淘日本”带来了不小麻烦。“尤其是很多国家政策面的限制,比如跨境交易涉及的付汇问题、货物进出口报关是否规范、服装进出口是否会影响纺织品配额等等,不知淘宝对这些问题是否都有了明白的认识和懂得。”北京正望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吕伯望表现。可印证的事实是,仅仅上线一月,“淘日本”网站便已开出多条禁令:日本奶粉、牛奶、牛肉禁售、液体类化装品禁售、批发业务暂停等等。
“还有一个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这就是如何在国外本土化,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易观国际分析师曹宇认为,“淘日本”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便是招募有价值的日本卖家。据他懂得,日本企业一般都有很强排他性,比如卖家会考虑我在淘日本上开店,是否会影响我和乐天的合作,除此之外,淘日本目前在售的产品大多以3C、服装、小家电等惯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并不具有特别明显的竞争优势,而日本特点工艺品、小型精密仪器、非典范性IT产品等等具有明显日本作风的产品,却很鲜见。货源上的短板也是淘日本目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