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新华网今年首先对15个消息频道全面改版,丰富内容,加强贴近性。消息访问量增加了20%,与此同时,新增了信息服务、网络利用等频道,每个栏目标发稿量都增加了20%。
采访中,袁健频频提及“搜索引擎”和“网络视频”。
去年底,新华社开通了中国新华消息电视网,“新华网是新华社电视节目直接面向海内外终端受众的展现传播平台”,袁健说。
在新华网上,网民可以在第一时间收看中国新华消息电视网24小时滚动播出的原创电视消息节目,包含《最新播报》、《环球直播》等动态消息栏目,以及《新华视点》、《新华纵横》等专题消息节目。新华网正在加大研发力度,与专业技巧机构合作,打造国际领先程度的网络视频技巧平台。
新华网的另一个目标是搜索引擎。
据懂得,“新华搜索”正在“积极筹建之中”,其目标正是建设一个“以消息搜索为主的,及时、正确、快速、权威、专业的综合性搜索引擎”。“我们要做一个好用的搜索引擎,全媒体展现,多终端实用,给用户供给更好的搜索体验。”
同时,新华网还承建承办了包含中国政府网在内的中国最大的国家级政府网络群, “权威”二字正是新华网积累多年的优势。
当然,“新华网的立网之本还是权威、正确的消息报道”,袁健强调说。
从事业单位到企业运作
“对新华网而言,我们持续保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舆论领导才能放在首位,这是我们的立网之本”,袁健强调。
目前,新华网正在抓紧推动用工方法、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考核系统等方面的全方位调剂。对于以前习惯于事业单位体制的网站来讲,转企改制,需要面临的艰苦和挑衅,与机会一样众多。
袁健介绍说,转企后的新华网,将在现有以“部门”为主的组织结构基础上,转变为以“中心”为主体的组织模式,组织架构趋于扁平化,更加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人员上,取消编制和行政级别,全部改为劳动合同制,“包含我本人”,他说。
与商业网站相比,消息网站在资金投入、技巧建设、人才储备等方面相对单薄,“底子薄”是转型中无可回避的艰苦之一。“无形资产多,有形资产少”,袁健说,“我们以内容起家,与那些具有突出技巧优势和风险资本支撑的商业网站有明显的不同。”
作为新兴媒体,互联网范畴的争取依然处于“群雄逐鹿”的阶段,新技巧、新利用层出不穷,这些都为“后发者”供给了超出的机会。在袁健看来,新华网的历史累赘比较小,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发展,形成了奇特的消息发布系统,队伍较为年轻,特别是有国家通信社的强盛支撑作为后盾,这些都是其顺利转企改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条件。
转企改制不是目标,“开局之年练好内功,打好基础,不断进步领导程度、服务程度,博得市场认可,获得实实在在的可持续发展的才能。这才是我们眼下最关心的问题”,周锡生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