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舒怀 张音
高端
“互联网的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固定的精力”
周锡生:新华网总裁
互联网的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固定的精力,那就是虚心学习、博采众长、求真务实、开辟进取、不断创新。对互联网,我们已知的远不如未知的,更大的发展在未来。
三网融合、物联网的兴起,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也带来了更加宽广的拓展空间。未来,竞争更加激烈,挑衅更加严格,但机会更广阔,远景是光明的。
信任我们只要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全国重点消息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精力,紧紧依附新华社的整体优势,保持以人为本、博采众长,必定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向世界一流媒体坚定迈进。
进展
2009年下半年,新华网按照有关部门请求,进行转企改制的发动工作
2009年11月底,制定转企改制计划,成立领导领导小组
2010年,试点正式开端实行
本报记者 李鹤收拾
开栏的话
全国重点消息网站转企改制试点时间表近日明白:去年10月启动,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基础完成。在这场触及传媒业深层变局的改革中,十家中央和处所重点消息网站的表现如何,他们有何新的发展战略,怎样施展重点消息网站领导网上舆论的优势和重要作用?
从本期起,国民日报“新兴媒体”版推出“点击重点消息网站”栏目,推动重点消息网站的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相互增进和影响。
“最近一段时间特别忙,每天要和谐安排很多事情,作为互联网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作为国家重点消息网站,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新华网总裁周锡生对记者说。
作为十家试点中的中央重点消息网站,新华网被外界广泛视作此次转企改制工作中的排头兵之一,备受关注,挑衅和压力不问可知。
从“一间小屋”到“一流媒体”
1997年11月7日,新华网的前身“新华通信社网站”正式上线。建站伊始,只有“1间小屋、1兆网线、1台服务器、4名工作人员、日均发稿10多条”。
1997年,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传奇而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组建,并发布首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态统计报告》;这一年,另一家中央重点消息网站国民网上线,这一年,爱特信ITC网站(搜狐前身)、网易公司问世,四通利方(新浪前身)则用40%的股权换回了 650万美元……这些事件在后来的日子里奠定了中国互联网格式,1997年因此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元年”。
今天的新华网,历经十余年的创新发展,早已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中文消息网站之一。依托新华社遍布海内外的消息信息采集网络,每天以中、英、法、西、俄、阿等6种语言,24小时不间断发布全球消息信息,日均更新量超过2万条,报道情势从单媒体到多媒体,从单语种到多语种,从有线互联网到无线互联网,受众笼罩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新华网战略发展中心主任袁健则用“转型之年、开局之年”称呼正在经历的2010年。从传统事业单位到整体转企改制,新华网的改革力度可谓空前。对于新华网而言,这是一个新起点、新机会,当然也面临宏大的挑衅。“转制仅仅是一个开端,更多的是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全球互联网的激烈竞争,加强可持续发展才能”。
转企改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综合实力,这无疑是这个国家通信社主办的网站出生以来面临的重大机会。“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网络媒体和具有强盛竞争力的新型互联网文化企业。”袁健说。
从网络视频到搜索引擎
转企改制后的新华网,不仅供给海量消息资讯,还要为网民供给更加丰富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目前正在着力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研发,进步生产才能和创新才能。比如新华搜索、新华网视、无线增值业务等都是主攻方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