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董路有一次特意试探了一个做VC的朋友:在男士衬衫之后,B2C范畴下一个热门会是什么?对方不假思索地说:女士内衣啊。相对于其他纷纷复杂的女士服装,“女士内衣最容易标准化”:只要知道了高低胸围就断定了一个文胸最基础的要素,只是相对于男士衬衫的一个号,“女士文胸一个号有若干个不同的罩杯型号罢了”。
比董路早一年,还没离开麦考林的佘欣承也在考虑利用互联网自己创业。他和他的错误、广东美院的李老师也坐在一起思考该做什么品类的B2C,“我们把方向定在了女士内衣、服装和化装品上”。考量的标准只有一个,“毛利空间足够大”。这也是金沙江投资考量B2C企业时最重要的一条:毛利超过50%才看。
然而切入内衣B2C范畴,对梦芭莎而言也有必定的必定性。佘欣承的错误李老师此前为国内十多个女士内衣、服装品牌做供给链资源、品牌诉求等的策划;而其背靠的深圳公安又是国内女士内衣最集中的生产基地。
兰缪2008年首先在淘宝商城开出了第一家店,当时全部团队还忐忑不安。董路至今还记得第一天的情景:一下子来了2000多个订单。而当时还只有10几个人的公司只有三四百单的订单处理才能,“我们几个人就在办公室的桌子上通宵达旦地包装货物”。这个开头,使得“内衣不可能在网上卖”的疑问迎刃而解。
殊途同归二:做自有品牌
代理还是做自有品牌?这是个问题。
董路一早是想做代理的。这位斯坦福大学MBA通过自己的校友见到了VS、GAP等美国品牌的老板们,提出“愿意把这些品牌带到中国去”。他所接触过的这些品牌,无论是VS、GAP以及其旗下的Banana Public在中国都只有少量销售。
但对方的反应却让董路泄气不已:这些美国大佬们仅仅说:It sounds interesting, I may fly to China to have a look(听上去很有趣,我可能会飞到中国去看看)。他们并不急于东进,即便想要东进,又为何要信任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
代理国内品牌的道路显然是行不通的,“梦露的商业模式就是代理众多著名品牌。”一位VC说,但这家女士内衣最早的B2C企业“利润很低”,与后起的梦芭莎、兰缪相比,落伍不少。
尽管佘欣承并不承认,但业内认为梦芭莎一开端也走过“弯路”:其一开端做的是内衣尾货,“什么牌子都卖”是初期梦芭莎留给花费者的印象。佘欣承对此的说明是,这是一种曲解。遇到一些需求量比较小的单子时,他们也会选择去工厂“挑货”而不是下单。
“以中国的生产制作才能,创立自己的品牌并不是太大的问题。”董路说。但在金沙江投资合伙人朱啸虎看来,“必须做自有品牌”才干保证高的毛利率。
以亚马逊为代表的自我采购模式的B2C1.O版本在中国很难赢利,因为包含物流、数据库等等与B2C相干的第三方配套都得自己做,而在美国为B2C供给数据库服务的公司就可以独立上市。仅以仓储为例,中国的一代B2C就要在各地建立自己的仓储、物流基地,“这使得B2C公司越来越重”。目前进军线下寄售的一位从业者说。
而以Ebay为例的二代B2C同样需要苦熬交易量足够大才干保持赢利。据懂得,这种为第三方供给服务平台的模式毛利空间在 10%-30%之间,但由其承担的物流成本在中国“就高达10%”。
无论是否经过了调剂,梦芭莎最终还是走向了“自有品牌”,而且产品定价在100元左右,花费群重要是都市白领。似乎是互联网上的一个黄金法则,“单价在200块以上的衣物在网上很难卖,而低于100块则又要面临来自淘宝店的竞争”。
路径选择之一:
欧美还是日韩?
董路与兰缪的结盟是一场偶遇。
在与VS等谈不拢时,董路找到了自己在日本高盛任职时认识的朋友金津大辅(Kanazu Daisuke)吐苦水。却不料这位金津大辅先生本来也出生东京纺织世家,刚从父辈的朋友处接收了一个内衣设计师,这就是兰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