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地质学家薛锋因窃取中国国家机密,于7月5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级国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据报道,薛锋搜集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团体公司所属一些油田的信息和文件,还有一个包含3万多口油井的地理坐标和储量信息的数据库,随后以22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一家咨询公司。
7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称,在审理期间,被告人的各项合法权益都得到了保障。并强调这是“中国的内政,中国的司法主权不容外来干涉。”
此事再次引起人们对测绘范畴的关注。据国家测绘局介绍,违法测绘手段浮现隐藏化特点,2009年,中国共查处了1058起案件,这一数字比2006年翻了一番。而此类案件的产生,多数由于各种利益的驱动,且外国人非法测绘案呈增多趋势。
近年来,国家测绘局每年都会通报上一年的违法测绘案件查处情况,以及十大违法测绘案件。统计发明,从2006年至2009年,每年查处的违法测绘案件总数也在逐渐增多。2006年,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共查处测绘违法案件571件,2008年升至791件。至2009年则高达1058件。
国外借合资合作非法测绘
“无测绘资质或超出测绘资质进行违法测绘”、“违法刊登印刷应用地图”是最常见的违法测绘。不过,在2006年至2009年国家测绘局都颁布当年十大非法测绘案件,其中都有外国人的身影。其中,2009年多达两件,为近年来所罕见。
对于涉外案件增多的趋势,国家测绘局称,从地区上讲,在中国违法测绘的涉案人员国籍由本来的美国、日本,扩大到英国、德国、韩国、印度等。
此外,测绘违法涉案主体浮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国家测绘局举例说,既有企业、社团组织也有国民个人。
从原因上看,国内一些单位或个人由于保密意识淡薄,保密手段原始,或者由于内部保密管理混乱,导致地理信息失、泄密事件不断产生。
另外,随着对外开放深入,外国人来华从事测绘运动日益增多,有的国外情报部门、非政府组织、公司、企业,国民个人打着各种旗帜在中国境内非法采集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有的境外组织或者个人采用科研与学术交换、旅游、探险、登山、考古等情势在中国境内非法从事测绘运动,有的通过项目合资、合作等情势非法采集中国重要地理信息数据。
而且,随着网络技巧和测绘技巧的发展,地理信息的获取越来越简略,传输也越来越便捷,导致测绘违法行动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藏。
“一些组织或个人利用高精度手持GPS设备,或各类便携式移动定位终端,非法进行数据采集。”国家测绘局表现。
非法手段多样监管难度大
涉外、涉军非法测绘事件时有产生,给国防军事安全带来隐患。国家测绘局表现,仅在去年的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中,就发明和查处了30多起涉外、涉军违法案件,其中某国有大型公司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泄密案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
测绘技巧和网络的发展,加大了监管难度。一位不愿流露姓名的处所测绘系统工作人员说,有些高精度的手持设备,甚至还没有一个排球大,查起来很艰苦,只能靠群众举报和国家监管。此外,国内一些网民有意或无意地把一些涉及国家机密的敏感信息上传、标注在互联网地图上,或者打包为一个整体的地标文件供给下载,对国家安全也构成了严重要挟。为此,国家测绘局也将于近日颁发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牌照。到2010年底,如果没有取得牌照,但仍从事互联网地图服务的服务商,将会被依法查处曝光。
国家测绘局表现,目前,对这些违法行动在监管方法和监管技巧上,难以做到及时发明和查处,传统的监管手段越来越难以适应需要,这需要国家安全、部队、保密等多个部门和谐配合,联合开展执法工作。
测绘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单位:件)
1 在中国从事非法测绘涉及国家增多。以前涉案重要是美国人、日本人,现在扩大到英国、德国、韩国、印度等国国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