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1月开端,丁丁网用户可以将出行计划免费发送到手机上,同时获得丁丁网供给的手机线图服务。与此同时,丁丁网也获得了大批含金量颇高的手机用户数据信息。
截止到2010年6月8日记者采访时,丁丁网通过此项服务获得的独立手机号码达到2206733个。徐龙江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流露:这个数字每天还在以平均3000的数字递增着,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3000个人第一次应用丁丁网的手机线服务。
根据IP地址等数据的初步反馈,丁丁网在上海的私人用户超过500万,这其实正是徐龙江将丁丁网的商业模式深入发掘下去的信心所在。通过商业模式的深入发掘,丁丁网有可能将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收入囊中,每个客户的实力不同,在本地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但即使是小额付费的客户,也能在丁丁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地位。徐龙江将这些客户称为丁丁网的长尾客户群,这个长尾越长,丁丁网的生意就会越做越大。
复制之刚起步
对于新一轮融资,徐龙江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现,的确“有点意外”,它更多的是一种战略考虑:一方面,丁丁网能够获得宏达电在智能手机上的优势; 另一方面,新进入的资金也将用于丁丁模式在上海之外的复制。
在模式复制上,徐龙江设计了两套计划:一类是区域性城市,譬如长三角的杭州、苏州等地,必须具备交通便捷,区域类人口流动性强的特点; 另外一类则是重点城市,譬如武汉、广州、深圳等,挑选的标准是人口必须在800万人以上,而且城市吸引力强。也就是说,不只是本地人重视城市的本地生活,相当部分的外地人口也在对这些城市的本地生活产生兴趣。
基于上海的成功经验,丁丁网在外地的复制重要还是圈定在商业模式上。然而,上海一地的成功是否在其他处所也能成功复制呢?
现在看来,如何迅速培养当地市场、当地用户才是最重要的。丁丁网模式面临的一个难题在于,如何与各地生活的复杂性和个性相联合。尽管目前在上海,已经涉及到的行业有30个之多,但每天仍然有不同的行业冒出来,不同的需求冒出来。显然,如何梳理生活,如何发明本地新行业,如何更新本地化的服务,都是需要丁丁网深入研究的。也许正因为如此,丁丁网迈向全国的扩大之,才会充满挑衅。这些新问题也会不断考验徐龙江及其团队的商业智慧。
投资物语
晨兴创投的合伙人刘芹表现,我们是作为天使投资人身份第一个投资丁丁网的,同时也参与了此轮宏达电的融资。从丁丁网这几年的发展看,其在地图搜素引擎方面的优势正逐渐浮现出来,以此项优势打造本地生活信息平台的发展模式也逐渐饱满起来。宏达电是全球前五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商,此次投资丁丁网后,获得了略高于10%的股权,意在拓展中国内地市场。而融资的用处,也将重要投向移动互联网开发及异地扩大业务。
第三只眼
上海联纵智达咨询团体资深副总裁柴旭光认为,丁丁网再获投资,阐明针对某种特定服务,立足于专、深、精的商业模式得到更多的认可。商业模式的生存和盈利再次超出概念,成为企业价值的要害断定因素。丁丁网在城市生活信息收集和收拾方面显然不遗余力,对于手机这样一个未来的“掌中信息终端”的关注也愿意花费大批力量去开发。这样,有利于企业将创业的有限资源,更好地投入到能够为企业生存和盈利供给支撑的要害环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