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李善友的好朋友袁君,在大学里教授“毛泽东思想”。这两个人时常热烈争辩,谁也说服不了谁,袁君让李善友买本《毛泽东传》好好研究一下,说革命与创业很像。李善友读了之后感到挺有用。他说,创业的时候,重要的是要创收。就像革命,创业的艰巨比预想要糟糕十倍,但是让兄弟“有肉吃”的想法支撑着自己走了下来。
比尔·盖茨在一次达沃斯年会上的预言——互联网视频会在五年内颠覆电视的地位,让李善友萌生了创业的激动。那时候,他是搜狐的总编辑,风风光光地拿着巨额年薪。其实,李善友开端投入视频分享网站的阵营时,也没怎么想明白。用他的话讲,创业之后我才发明了一个叫YouTube的网站,做的事情和我想的一样,于是我就更有自负了。
这是典范的天生乐观派。悲观的孩子发明自己涌入红海懊悔不迭,而乐观的孩子则会说,越来越多的人和我想的一样,证明我走对了。李善友显然是后者,在他一头扎进视频网站的2006年,这个行业已经充满着大大小小两三百家网站。
事实上,等候李善友的是互联网最残暴的竞技场,对手间任何一个动静都可能演变成一场战斗。对于这些视频网站来说,流量并不是最大的难题,如何在短期内卖出大批广告与扩大收入则艰苦得多,向广告主证明自己的价值并不那么容易。与此同时,版权大战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无论是南非世界杯还是正在热播的 《唐山大地震》,李善友面临的都是一场场暗战。
合纵连横
2006年6月,告别了搜狐大厦的李善友带着200万元,拉上一帮弟兄在北京西四环外东冉村的一栋小白楼安营扎寨,创办了酷6网。这是栋两层小楼,一层是员工宿舍,二层办公,一年租金仅为15万元。有时候,李善友和他的员工会蹲在路边的地上吃饭,因为凳子不够,远远看上去,和村民没两样。2007年5月,李善友搬离了东冉村,那时候酷6网已经从十多个人发展到四五十人。
2006年9月酷6正式上线的时候,国内视频网站的战斗已经风起云涌,当时的酷6面临着宏大的资金及流量双重压力,“那时我每天都在绞尽脑汁想好点子来进步流量。”李善友说。他想出了一个“有钱一起赚”的商业打算,网友上传视频,酷6在后面插播广告,然后给网友分成达到10%—50%,共同赚钱。
将有价值的各方捆绑在一起,合纵连横显然是李善友的创业革命中的重要战术。这在当时属于是创新之举,而且与Web2.0时代提倡分享的商业精力不谋而合。也正是因为这一有效的市场策略。渐渐地,伊利、联想、海信、上海通用、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三星、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品牌开端成了酷6的客户。
2008年,最让李激动的事情是这一年的7月,酷6获得了央视网奥运赛事点播服务授权,这也是唯一被授权的视频分享网站,李善友说,这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
事实上,北京奥运和今年的足球世界杯大战都被视频网站视为殊逝世一搏,它们纷纷投入巨资展开流量比赛。“我们最近在世界杯上的报道大战比当年奥运一役打得更加美丽。”李善友对此似乎很满意。来自易观国际数据显示,酷6网的世界杯广告收入占视频行业市场份额的22.2%。而CR-尼尔森对酷6网做的世界杯专项监测则显示,在世界杯期间,酷6网日浏览量均值3.03亿,日播放量均值2.28亿;而在对世界杯单场比赛的赛事直播中,酷6网在线独立访客数最高值达到470万。
“全部世界杯期间我们做了200多个专题,这一点上我们已经把对手甩得很远。”酷6网的总编辑陈峰说,世界杯是一个分水岭,标记着酷6在消息性、原创性、门户化方面的成功转型。与此同时,在原创网剧上,继《紫檀也猖狂》、《青春日记》取得百万次的播放后,最近酷6推出的 《新生活大爆炸》、《男生那点事》等网剧,亦十分火爆。“现在我们正在展开一个时尚为主题的红楼十二钗的真人秀节目。”陈峰说。
版权战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