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询问第三方支付用户利息的最终流向时,多家支付公司的相干负责人均对这一问题讳莫如深而不愿详谈。
但据以上熟悉业底细况的第三方支付公司CEO流露,支付公司侵吞用户利息后挪用于各种道路,有的公司将这笔资金用于投资买基金甚至炒股,还有的公司干脆将这笔资金作为高管奖金私下瓜分了。
“实际上被侵吞的用户利息不止1151万这个数字。”相干第三方支付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现,这统计的只是最近两年半的情况,而第三方支付业务早在2003年就开端发展了。
【监管空白】
用户很难追讨回利息
“难道之前侵吞我们用户的利息就成了一笔糊涂账?要向第三方支付公司讨回来。”用户李先生对记者表现,既然已经明白了备付金不属于支付公司所有,那么第三方支付公司就理所应当地该向用户支付备付金利息,这是用户应当得到保障的合法权益。
但相干第三方支付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现,由于目前具体的监管措施仍是空白,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所以用户实际上很难追讨回以前的利息。虽然央行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措施》中强调了要保护客户的备付金,例如禁止支付机构以任何情势挪用客户备付金,而且支付机构只能在同一家商业银行专户存放客户备付金,但是尚没有如何处理用户备付金利息的明白说法,这在必定程度也让第三方支付公司得以“钻空子”。
“虽然用户的质疑不断,但支付公司一直回避备付金的利息问题。”一家排名前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市场总监对记者表现,支付公司的广泛态度是对这个问题能拖就拖,毕竟用户利息对支付公司来说是一笔白白到手的“外快”,而且数目也不小。预计只有等监管部门关注到用户备付金的利息问题后,在即将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措施》实行细则及相干业务措施中作出具体规定,才有望从基本上避免用户备付金利息被第三方支付公司侵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