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桥受邀参加,全部汇报过程,陈和李都没有说话。据李瑜说,陈只说了一句:“只有李总还没有忘记去年这个时候制定的战略,也只有李总能履行这么好。”
总结会之后,李瑜向陈天桥提出了辞职恳求。
李瑜感到,完成了从职业经理人到企业家的转身后,自己也许以后不会再去做职业经理人了。
李瑜参加过中欧和哈佛的全球CEO班,她发明同学中不同的行业并不能体现出他们之间不同性格特质,反倒是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有着明显的不同特质。当时身为职业经理人的李瑜,明显感到到自己更符合企业家的特质。
离开隆重后,李和老公一起创办了“优谈网”(www.utan.com),以传播快活为道路,将人与人连接起来的新型互联网圈子,旨在“传播快活,按摩心灵”。优谈网更重视个人的心情感受,通过各种手段为人们带来舒适、健康、积极的心情,并会根据谈友们的需求供给定制服务。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的李瑜,天生敏感于摸索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毕业后,李去了美国读书,又在微软工作过。这段时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经历着解构和重建,成果是经济越发达,幸福感越显得欠缺和难得。而美国,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们心理状态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稳性,都优于中国人。这让李瑜很是不解。难道是因为中国经济还不足够发达?答案是否定的。中国的邻国不丹,GDP很低,可是不丹人的幸福感指数全世界排名第八。
在美国,心理咨询师与总人口的比例是1:8。而中国,2008年之前,全国注册心理咨询师不足1万人。人们只有发展到心理疾病的程度才去看“心理医生”。
汶川地震,触发了社会对心理干涉的需求和更多懂得。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的政策,一些投资公司也开端关注并投资一些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两年后的今天,中国心理咨询师已接近20万人。
李瑜感到大势已到,她要进入这个关注心灵健康的行业。
如果这条“鲶鱼”不是拖着火车,也不是在既定的轨道上前行,而是拖着一节车厢,在宽阔的公路上前行,情况又会如何呢?
在采访李瑜的过程中,记者参加了优谈网的一个周例会。30多人,多数搬来自己的椅子,挤在一个与其它公司公用的会议室里。李瑜坐在他们之间而不是领导席位,听取各部门的工作汇报,谈笑间,只是做一些适当的提示和简短的总结,丝毫感到不到上市公司CEO和“红粉掌门”的做派和睦势,会议由一位年轻的项目管理总监主持。
半个小时的会议,记者明显感到到,李瑜在有意激发团队的发明力和自主力。当记者会后向李瑜询问这个问题时,她用略带惊奇的眼神盯着记者,接着笑了笑用略带反问的语气对记者说:“你怎么看出来的?80后不缺乏发明力和自我组织才能,我尽量不去束缚他们的想法和做法,由他们去任意施展,他们也总能给你惊喜。”
“做职业经理人心态不是特别重要,战略、节奏都定了,履行更重要。做创业者,就是船长,心态很重要。”李瑜说。曾经有个企业家评价她是一个想做事的人,一个不急功近利的人。她对这个评价很认可。
信奉佛教的李瑜,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求缺”。《易》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在李看来,懂得求缺,是一种不急于求成的心态和懂得享受的生活方法。
李瑜能有这样的心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优谈网现在所浮现的面貌,只是李瑜想做的心灵健康产业的一个开端而已,更大的战略考虑还在后面。“至于未来的模式,应当会是像携程那样,采用‘鼠标+水泥’的方法,用互联网快速范围化。单纯鼠标模式,容易被复制,而且热度不容易持久。今天偷菜,明天停车,后天微博,这种娱乐需求容易被替代。”
“优谈网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和用户交换、交易的C2C平台?”记者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