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1122粒绿色“种子” 收获绿色盼望
“水龙头出来的自来水,可洗米、洗菜,洗完的水用于拖地,拖地后的水可用于冲马桶,水最后将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在一个坐满了近70人的教室里,是来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阎珏雯正在武定坊居委会对时代中学的学生进行培训,培训的主题是——生活中的水足迹,提示大家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减少水的足迹。
上海“水宝队”已培训2万余名学生
阎珏雯是“千名青年环境友爱使者举动”的青年环境友爱使者之一,“当我被授予青年环境友爱使者的瞬间,要至少培训1000个人,我顿时感到肩上的义务很重大”,阎珏雯告诉记者。随后,她和同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青年环境友爱使者季文惠、王佳丽多次讨论,决定施展师范院校的优势,引入水足迹的内容,向中小学生传授日常生活水足迹的小知识。她们给自己的团队取名为“水宝队”,还专门设计了“水宝娃”和“水宝妹”等吉祥物,制作了水足迹游戏板,可爱的卡通环保形象一经推出,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短短的半年期间,水宝队的青年环境友爱使者们就在上海市闵行区平阳五村居委会、徐汇光华居委会、静安区武定坊居委会等10余个基层社区开展环保宣传运动。2010年1月起,静安区武定坊居委会还邀请水宝队每月到社区开展一次宣传运动。
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兰菲菲,也是水宝队的成员。她借助支教机会,到云南的沧源县永和中学、勐角中学,浙江德清县筏头中学、莫干山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开展环保培训。每次培训完,兰菲菲都会请求每名孩子写一个环保承诺书,并请求他们要好好保管,督促自己信守诺言,“看着他们的小脸一片坚定,哇,那一刻真的好激动。”兰菲菲告诉记者。截止2010年1月份,水宝队已经培训中小学生达到2万余名。
北京33所高校开展12项环保公益运动
水宝队只是众多青年环境友爱使者进行低碳减排举动的其中一个缩影,在首都北京,青年环境友爱使者也组成一个团队,并刮起了一股“绿色旋风”。
2009年10月17日至12月12日,第五届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周在北京33所高校同时开展12项环保公益运动,60余家高校环保社团,直接参与大学生达到5万人左右,辐射影响受众达到25万人。据悉,此次文化周的组织者均由青年环境友爱使者承担,在文化周的策划、组织中施展了重要作用,用丰富多彩的传播方法,以一传千,将环境保护的理念传播给首都国民。
此次环境文化周将国际先进环保理念与当代大学生中的风行元素参加进来,既有新鲜时尚的环保涂鸦运动,亦有青春动感的环保歌曲演唱会;既有深入群众的社区宣讲运动,亦有学生广泛参与的创意环保DV展;有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青年环境友爱使者科普宣传,也有参与意识强、动手动脑的校园节能减排手绘绿地图运动,和绿色偶像评选、环保影片校园巡展等。
成都开打“宿舍节水节电大比武”
今年年初,西南五省遭遇百年难遇的旱灾,灾区国民的生活牵动着许多人的心。“本来我们想为灾区捐矿泉水,发明矿泉水的运输费用太高了,只好打消这个念头。节水宣传在校园里做过很多次,总是在重复,显得有些单调”,曾非飞,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大三的学生,告诉记者。于是,他们在学校发起了一个“宿舍节水节电大比武”运动,经过招募,共吸引了80多个宿舍报名参加这次比武。
曾非飞和青年环境友爱使者团队们一起,用节能减排宣传展板和卡通贴纸,组织参赛的宿舍代表开展宿舍节水节电小常识培训,并把卡通贴纸分发给每个宿舍,让同学们参照节能减排知识采用举动。青年环境友爱使者们从学校的后勤部门统计了参赛宿舍比赛前一个月的水电应用数据,并按月统计数据进行对照,每月在宿舍楼前张榜颁布。他们最新的统计成绩中显示,每个参赛的宿舍所耗费的水电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最大降幅达到60%。这些日常环保宣传中看似老生常谈的节俭水电常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举动,大比武还在持续,“我们盼望把这个大比武做成长期的项目,带动更多的青年人参与低碳减排,我们充满信心”,曾非飞告诉记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