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长江大学教授李玉泉发表最新博文《徐穗辉:照片能否命名为挟尸要价》引用了张轶《挟尸要价》组照中从16:43到16:52的6张照片的拍摄时间,以此来说明“因钱未到位而听命于老板,将尸体打捞过程中断了很长时间”无法证实。这6张照片是否能代表全套照片,张轶的整个拍摄过程只用了十多分钟吗?昨日,记者拨通了张轶的电话,就此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
■记者:你怎么看李玉泉对你的照片提出质疑的事?
■张轶:李玉泉当时并不在现场,他并没有完全领会我的意思。打捞只是个过程,从打捞船开到现场,实施谈价开始,到遗体打捞上来,拿到钱,结束,这是个过程。我的那张获奖作品是在这个过程中捕捉的一个瞬间,新闻要素最全的、最能体现挟尸要价这个过程的一个瞬间。
■记者:李玉泉针对你的全套照片发表的博文你看了吗?你有什么要说的?
■张轶:全套照片不仅只有6张,而是上百张。我不想把全部照片都放到网上,是不想对死者的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记者:李玉泉博客上引用的“全套作品的第一张”标注的时间是2009年10月24日16:43,实际上它是第一张吗?全程拍摄共用了多长时间?
■张轶:严格地说,这并不是我到现场的第一张照片。我赶到现场的时间约是下午3时许,到现场后,并没在第一时间就拿出相机拍照,我看到有很多大学生哭着请求打捞者尽快打捞尸体,也有一些大学生向媒体哭诉,他们也希望能通过媒体向打捞船进一步施压,我绕着现场转了一圈,感觉事态比较严重了才开始拍照。在那个时间段,我看到王守海(捞尸者)坐在那里,手上拎着一根绳子,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具遗体已经打捞到了,双方说好了价钱是一万二,而这时只给了4000块钱,剩余的8000元没到位,捞尸船就开始停止打捞,在此期间老板一直在交涉。我从那个时候就一直在拍,一直拍到最后一具尸体打捞上来送到医院。
“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记者:除了照片,你还向调查小组提供了哪些证据,比如人证?
■张轶:现在还处于调查阶段,我不便于公布。
■记者:你对调查结果有信心吗?
■张轶:很有信心。我这张照片之所以定义为《挟尸要价》,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包括当地政府、当地公安都给予了肯定,这是李玉泉无法改变的。
“我也曾遭到过恐吓”
■记者:调查期间,给予你的荣誉有没有被收回?
■张轶:没有。
■记者:这件事对你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怎样?
■张轶:影响很大。我在荆州的时候,最初在这张照片的署名上一直使用化名,后来这张照片屡次获奖,身份暴露后,我也曾遭到过恐吓,有段时间晚上睡觉我曾在身边放把刀子。我是家中独子,父母也很为我的安全担心,出于无奈,我离开了荆州,来到湖南。现在全国媒体聚焦此事,把我在湖南工作的这件事又暴露了,我现在在考虑是否还在湖南待下去。
■文/本报记者朱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