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奥帆城市市长暨国际帆船运动发展高峰论坛此间正在青岛召开,这一论坛被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称为“值得赞誉的创举”,三大奥帆城市市长在论坛上讲述了“后奥运”时代各自城市的发展,展现了承办奥运会帆船比赛带给城市的精彩。
韩国釜山:奥帆中心到城市核心
釜山市是韩国东南端的港口城市,位于首尔南东部450公里处,不仅是1986年汉城亚运会和2002年釜山亚运会帆船比赛所在地,而且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帆船比赛的承办城市,而釜山的奥帆中心现在已经逐渐变成了城市的核心之一。
韩国釜山市政策企划室长金钟海在论坛上说:“为举办1988年汉城奥运会帆船项目比赛,釜山从1986年便着手奥帆中心的筹备和建设工作,但是当时由于帆船和海上运动知识有限,奥帆中心仅是一个停泊港,而且在长达近10年的时间里都只是停泊帆船。”
随着帆船运动的普及,釜山逐渐认识到海上运动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于1997年成立了专门政府部门并聘请专家,设计长期战略规划,使奥帆中心的帆船容纳量提高到484艘,并开始举办和承办一些帆船赛事,例如“釜山杯”游艇赛、中国上海、韩国釜山和日本福冈OP级帆船赛和沃尔沃青年锦标赛等。
金钟海介绍,这些比赛均由政府管理而且获得了财政支持。同时,政府出资举办帆船运动的教育培训项目,培训出了1500多名专业选手,市民通过免费海上培训项目,也体验和感受到了帆船运动的魅力,并逐渐被其所吸引,奥帆中心也逐渐成了城市的核心之一。
据了解,在保持奥帆中心原貌和标志性建筑的基础上,釜山市政府还将继续执行重新振兴和利用奥帆中心的计划,到2015年那里便可容纳600艘帆船,从城市核心变为世界海上休闲运动中心。
德国基尔:奥帆城市到精致“帆船产业”
谈及“帆船城市”,人们不得不提到德国基尔,这座位于波罗的海的海军港口,因为世界上最大的帆船活动――“基尔帆船周”就在这里举行。2010年,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基尔帆船周”吸引了来自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余名运动员参加。
基尔邻靠于波罗的海基尔湾,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是德国主要的海军基地,造船业和机械制造业发达,造船业仅次于德国汉堡,而举办过1936年柏林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帆船比赛后,帆船和游艇产业在基尔也是风生水起,并且走起了“精致路线”。
德国基尔市市长托斯滕?阿尔比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奥运会带动了基尔帆船和游艇产业的发展,但是基尔由于地理位置所限,没有东亚这样的大市场。因此,我们注重发展高科技的游艇和帆船,同时结合基尔在海事船舶方面的优势和经验,制造出了世界上非常独特的游艇和帆船产品。”
“在游艇和帆船制造业方面,基尔有HDW等知名制造商,但是基尔还是保持了德国的传统,很多游艇和帆船制造商都是中小企业,这有利于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和制造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同时,基尔有很多素质较高的帆船制造工人,因此,我们制造的帆船和游艇产量不大,但我们制造的是精致产品。”托斯滕?阿尔比克说。
在论坛上,托斯滕?阿尔比克发表了主题为“州首府基尔”的演讲,他认为,基尔虽然因帆船运动历史悠久和举办过国际大型帆船赛事而具有一定的经验和优势,但是参与国际竞争必须要合作。例如,基尔和整个波罗的海地区合作,或者和青岛合作,让吉尔和青岛成为分享和传播东西方知识和经验的桥梁。
中国青岛:帆船运动从“陌生”到“全民热”
这次论坛的东道主城市中国青岛的帆船运动起源可以追溯到1904年,也是中国有记载、最早的现代帆船比赛,但是帆船运动真正与这座城市结缘,融入城市文化,还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