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海汉代墓地发掘全景

辛海墓地发现的瓦棺葬
据了解,邵庄遗址共计发掘面积228平方米,清理出墓葬3座。此处遗址出土的遗物主要为周代遗物,同时有些残存瓷片。在深约30多厘米的第三层土层中,考古人员发现一些器物主要有罐、瓮、盆、瓷碗等,纹饰主要有粗绳纹、细绳纹、弦纹、瓦纹等,出土遗物时间最晚的瓷碗为明代器物。考古人员继续深挖后在深约一米处的第五层中,发现了周代文化层。李德渠副主任告诉记者,这些文物的出土对于研究济宁地区的周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考古人员还在这处遗址上清理出清代墓葬,属土坑木棺墓,头向西北,有黑瓷碗,康熙通宝钱币等,据此推测此处应为清代家族墓葬。
辛海墓地在济徐高速汶上段的文物发掘中,是墓地面积最大的一处。但是由于历史年代原因,破坏比较严重。
辛海墓地共发掘面积309.55平方米,考古人员共计发掘出土文物13件,其中陶罐等陶器3件、铜镜刷1件、铁剑1件、五铢钱8枚,部分地方出土了砖瓦碎块、白灰、杂骨等。考古人员共清理墓葬9座,其中新发现墓葬3座,在代号为M36的墓葬中发现东西长方形瓦棺葬,墓室仅能容尸,墓口离地面约0.3米,墓室长约2米,宽0.55米,深约0.25米。考古人员发现墓主身下铺板瓦、身上盖筒瓦,头向东,面向西南,仰身直肢,年龄约15岁左右,除此并无其他随葬品。
在代号为M37的墓室内,考古人员发现了土坑双棺的双尸墓。东室内墓主下身处发现随葬一铁剑,殉狗一只,在墓室北壁处发现陶罐两件。根据殉狗的尸体状况,考古人员推测该墓室曾在同时期被盗,该墓室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的墓地。
因为在济宁地区很少发现瓦棺葬这一墓葬现象,而瓦棺墓葬是汉代埋葬未成年人的一种墓葬,这对于研究汉代的墓葬文化、墓制有着重要价值。
考古人员在侯村墓葬共计发掘面积603.75平方米,是三处发掘点最大的一处,因为距离现代时间较近,墓葬保存尚好,发掘出的8座墓葬均为清代的普通土坑墓葬。墓葬有双室、单室,都有木棺,共计出土文物29件,包括瓷碗1件、瓷壶1件、铜簪1件、铜扣1件、康熙通宝、道光通宝25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