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济宁8月26日讯(记者刘守善 通讯员 张述学)26日,记者从人民公园内看到,一些重要亭台楼阁及长廊上新增了大量木质仿古楹联。据了解,在市中区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区的活动中,人民公园及一些繁华商业街将增设大量楹联,以编撰新联或恢复古联刻制悬挂的形式,为景点、道路增添色彩。
在人民公园的东门、北长廊和凫峄楼等处,红底黑字的仿古楹联格外醒目。市中区园林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该区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区之际,人民公园的大门、楼阁、长廊等处共安置了35副楹联。据市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彰显城市历史积淀、文化品位、文明程度,市中区决定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区”。这些楹联是由今年7月份成立的市中区诗词楹联协会的会员所书写,协会吸引了大量热爱古诗词及楹联创作的人员为会员,并加强与周边县市区诗词协会的联谊活动,为会员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为扩大楹联队伍,市中区还将建设多个诗词楹联教育基地,编写诗词楹联教材。
此外,市中区还将选择城区繁华道路及代表运河之都风貌的景点、建筑处,悬挂反映其形象的竹木刻制,建成大量的“楹联文化一条街”,同时,文化广场、运河文化核心景区、南池公园等景点,以编撰新联或恢复古联刻制悬挂的形式,为景点增色。还将在部分村庄编撰部分反映村庄历史、特色的楹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