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片本报记者李文鹏马云云
已在平阴当了近8年县长的朱红方,从未想到自己的升迁方式,竟如此与众不同。而让朱红方更没有想到的是,此次升迁引发的社会关注,会有如此之高。
在经过严格的差额选拔程序之后,朱红方已于近日正式履新,任职平阴县委书记。与他一起履新的,还有经过同样程序产生的平阴新任县长朱云生。这也标志着,济南市首次差额选拔县(市)区党政正职已画上了句号,但由此启动的改革却刚刚开始。
8月26日上午,平阴县礼堂中,全县领导干部大会正在举行。尽管彼此早已熟悉,可当新任县委书记朱红方一出现,会场还是响起了一阵接一阵的掌声。这让本打算不再多说感谢的朱红方,不得不连连向台下点头致谢。
长鸣的掌声中透露出来的不仅是期待,更多还有理解和支持。从县长到县委书记,朱红方这一步迈得并不容易。在经过一个月的差额选拔之后,平阴县的干部对此几乎无人不知。作为当事者的朱红方,更是有着诸多外人不知的感受。
今年,平阴县原县委书记孙积港调离之后,当地县委书记一职便出现空缺。在很多人眼中,当了近8年县长的朱红方,接任县委书记已水到渠成。而事情却并未按照常规发展,济南市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推荐提名、差额选拔平阴县委书记。
7月19日,济南市委全委(扩大)会成员接到通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平阴县委书记的差额初始提名。作为济南市委委员的朱红方,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当时有点蒙,确实没想到。全委会提名以前是没有过的,而且提名是差额的。”朱红方明显感觉到了压力。
每位市委委员都拿到了参考名册,其中具备平阴县委书记任职资格条件的就有60余人,而每位市委委员推荐的两名差额人选却又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市委委员们的提名并没有限定范围。而且济南市委并未就此“统一思想”,因此也不存在领导介绍推荐人选的“导向”问题。
“我也很着急,倒希望能开个会,大家议论一下。现在没有什么范围,大家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填,确实有压力。”朱红方清晰记得当时的感受,“说不想上这个台阶,那是假的。能上这个台阶,就会有更大的舞台,把自己很多的想法也就能够得到实施。”
在经过认真比对和考虑后,朱红方郑重填写了自己的推荐人选,其中就有他熟悉的济南市历下区区长雷天太。不久之后,济南市委最终提名的差额人选中,雷天太也在其中。
平阴成“试点”有些偶然
在平阴县委书记进行全市公开推荐提名、差额选拔的同时,一名将因此出现职位空缺的县(市)长的差额选拔也在进行中。7月20日,在经过济南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成员差额初始提名、济南市委酝酿,经省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4名初始提名人选确定。
按照1:2的比例,平阴县委书记将在朱红方和雷天太之间产生;而将空缺出的县(市)长职位,则将由平阴县委副书记朱云生和历城区常务副区长孙斌进行竞争。接下来就是到4名初始提名人选所在单位,进行差额推荐和差额考察。
“真想不到,选拔县委书记和县长,竟还要向我们做民意调查!”平阴县东阿镇太和村党支部书记雷蕾说,她作为“两代表一委员”(即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了对朱红方与朱云生的民意调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