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两党实际上的分歧却可能并不像他们的纲领显得那么突出。诺丁汉大学教授史蒂文·菲尔丁说,他们把原本不足道的分歧加以夸大,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党内支持,并且让那些以为自己投不投票都一样的选民也能够参加选举。例如减税计划,卡梅伦提出给结婚夫妻一年减税150英镑的计划,而布朗随后也提出一个给有幼儿家庭进行减税的计划。
目前的民调,保守党对工党的领先已经缩小。同时由于自民党作为强大第三党的出现,让目前英国的大选出现了极其微妙的前景。保守党领先,但却可能因无法获得足够多数而不能组阁,这导致届时需要与自民党联合执政。而这对英国人来说,并不熟悉。因此,有人担心,这种执政结构会带来英国政治上的极大不稳定。
身份的尴尬
在伦敦大街,海军将领的雕像高高在上,英帝国时期修建的各种建筑都保存完好。这一切,都似乎在尽力为一个已经过去的帝国保留最后的尊严。
在外交领域,英国一直希望通过保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维持自己尽可能比一般大国更高的国际地位。但是,布莱尔在入侵伊拉克时对美国前总统布什毫无保留的支持,却让英国人觉得:这种“狮子狗”地位甚至比一般大国更没有尊严。
《卫报》在其自身形象广告中毫不客气地拿布莱尔与布什的“特殊关系”开涮。视频中,卡通式的布什扔出一块肉骨头,而布莱尔的卡通形象则高兴地追着骨头而去。在今年3月,一个委员会得出调查结论说:“无论实际关系是什么,那种‘英国政府是美国政府狮子狗’的感觉,都深深地损坏了英国的名声和利益。”
但破旧如何立新?卡梅伦最近对核政策所作的不当评价,说明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在电视辩论中,卡梅伦对观众说:“在我们不知道伊朗未来将会发生什么、无法确定中国未来的时候,我们难道还真的很高兴完全放弃独立的核力量?”但他的评述,特别是涉及到中国的部分立即引来反驳和嘲笑。
英国外长米利班德说,把中国与伊朗对英国安全带来的威胁等同,说明卡梅伦对国家安全事务的核心议题是何等生疏。而媒体则嘲讽卡梅伦:“难道他想和中国打一仗?”评论员米赫迪·哈桑说:“卡梅伦真的相信中国是英国的一个威胁?那些用服装生产线供应着英国高档商品店的中国人,真的会计划入侵或占领英国?即使他们真有这个计划,难道卡梅伦就以为可以用英国的四艘核潜艇保护他的‘大社会’?”
不仅如此,英国身份的尴尬,更是直接体现在驻阿富汗的英军身上。政客们继续以安全为由为在一个离英国本土十分遥远的地方驻军而辩护。他们说,为了保护公民的安全就必须与那些坏人作战。但实际上,不稳定国家与恐怖主义天堂继续在扩大,而英国的国防预算甚至都无法跟上装备消耗的速度。英国已经付出了200多名士兵的生命,因此在大本钟附近的草地上,一群人扎下帐篷,举着反战口号要求英军撤离阿富汗,民众对驻军阿富汗的支持也在一天天降低。
尽管眼下的英国问题重重,民众似乎也生活在迷惘之中,但对我来说,他们的下一代还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伦敦众多闻名世界的博物馆中,随时可以看到来这里上课学习的小学生。伦敦发达的博物馆带来的视觉感受,是那些仅有书本可看的学生无法想象的。在爱丁堡参观苏格兰军团博物馆时,两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在外面唧唧喳喳,看到我们进门,略大的小姑娘便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随后,两人默默离开。
也许,英国人短时间内还无法适应国际地位大幅下落的现实。他们身份的尴尬,他们内在的纠结也会继续存在。也许,他们只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下一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