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苑菲菲
原本是提前听取各方代表意见以完善听证方案的座谈会,却变成了不同观点的交锋会。28日上午,从9点半到12点,政府工作人员、专家、消费者、经营方共34人参加了在青岛府新大厦举行的座谈会,与会者都拿到了一份关于此次听证会的价格调整方案。消费者、专家就涨价问题向经营方提出质疑。现场你来我往,气氛紧张。
已经负债5亿,还有必要开发吗?
在主持人宣布座谈会开始前,现场只能听到纸张摩擦的声音,气氛开始紧张,每名与会者都在快速认真地翻阅着面前的资料,不时有人拿笔将其中几行字圈起来。
青岛市物价局局长宋力宣布开始的话音刚落,一名消费者代表便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门票涨价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景区,可资料里显示景区负债已达5亿余元,我想就此问崂山风景区管理局,既然欠了这么多钱,崂山还有继续开发的必要吗?”问题一出,现场的目光便都聚集到景区管理局副局长柳晶身上。
柳晶解释说,1982年崂山风景区成立以来,政府未向景区投资,景区只能本着“以山养山”的原则运营,前期的道路整修、北九水改造等大工程的建设,造成了历史遗留的巨债。“崂山原来一直是坚持低价原则,但索道等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造成回收难。”柳晶表示,他们正在着重研究今后景区资金的利用问题,争取在投入和产出中找到平衡点。
对此,代表们还是有话要说,纷纷举手示意。“大家不要搞得这么紧张,这只是个座谈会,放松点。”宋力赶忙打圆场。
应该让游客获得对等服务
记者看到,调价方案附带的《国内部分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情况表》中,湖北武当山的门票价格为110元,山西五台山的淡、旺季门票价格分别为140元和168元,其他如蓬莱阁、峨眉山等景区门票价格均超过目前崂山的定价。景区管理局认为,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崂山风景区现行的门票价格明显与实际不符。
“方案中拿来作对比的那些景区都是4A和5A级别,不仅基础设施一流,一两百元的门票等于是通票,可以让游客体验两到三天,物有所值。可崂山根本体现不出优质优价的特点,花了上百元门票,几个小时就能转完。景区管理局有什么办法改善?”与会者之一、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的于青指出,崂山景区的四条游览线路和景区内的景点均单独收费,加上景区开发原因,可游览的地方少,很多游客都觉得不过瘾。
“游完崂山后不少客户很失望,以至于领导再不让我带外地客户游崂山了。”与会者郭玲说,因为崂山名声在外,很多外地来青的游客都认为不爬崂山等于没来过青岛,可崂山的旅游价格不仅让人花钱没买到对等服务,反而有时会因一些因素闹得不欢而散。
柳晶说,崂山风景区原则上应实行一票制,但目前硬件设施不完善,又牵涉景区内多个村村民的就业问题,要实现通票颇有难度。
"以山养山",不能单纯依靠门票
据了解,根据各项成本合计,崂山景区门票的定价成本为93.74元,而目前门票未达到这个数字。
青岛市政协委员王夕源认为,物价局监审处应该将崂山风景区门票的定价成本核算得更为详细。王夕源点出,在成本审核的具体内容中,崂山风景区7个游览区管理处的总定编人数是677个,实际职工558人,其中在岗的仅有437人。 “还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把这部分人的工资也算进成本里,以此为由涨价,难道这些支出也要让游客来承担?”
王夕源认为,崂山风景区因投资失误造成的负债不应让游客埋单,更不应该为了涨价而涨价。他提出,“以山养山”不能单纯依靠门票,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其他经营项目来替代门票,让消费者和经营者都获益。
座谈会场面持续激烈,与会者丝毫没有停止发言的意思。最终,青岛市物价局局长宋力不得不限定发言人数来结束会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