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口只有126万、农村人口就占75万的小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09年,省级文明城市莱芜再获两项殊荣:1月,作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受到中央文明委表彰。11月,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结果“出炉”,在公布的全国114个参评地级市中莱芜排名第28位。
领先优势从何而来?“根本的一点,就是我市始终坚持共建、共赢、共享原则,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全过程,努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合协调发展。”市委书记于建成说。
“牵手共建”融合城乡文明
短短两三年工夫,莱芜市鹏泉街道郭家沟村由一个乱村穷村,变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被成排的两层别墅群取代,村前昔日的臭水沟如今清水荡漾、杨柳低垂。去年以来已有 100多个考察团、3000多人次到郭家沟参观考察。
“户户住别墅,家家有产业,这都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城乡牵手共建工程。”村支部书记徐祥新说。与郭家沟村“牵手”的是市林业局、莱芜华盛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工作中,两家单位坚持“ 输血”和“ 造血”并举,帮助郭家沟村理清发展思路、培训党员干部,并对村庄改造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政策和资金支持。
2006年以来,莱芜以“城乡文明牵手共建行动”为载体,探索城乡文明创建一体化的新路子,有效提升了城乡文明创建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参与共建的单位由原来的211 个增加到 440 个,共建村由211 个增加到 311个,在全市形成了“横向点线面结合,纵向结对连片共建”的立体化共建格局。
共建活动中,结对单位累计投入 3000万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近2 亿元。今年2月,该市在机关干部中广泛开展了爱心帮扶行动,要求每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户,每人每年帮扶款物不少于 500 元,一帮三年,帮助他们创业致富。
国际航空节对接世界文明
2009年10月 24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和省政府主办的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暨第二届全国航空运动会,在美丽的雪野湖畔开幕。航空体育节吸引了来自 18个国家的600余名飞行员、运动员前来参加表演和比赛。自此,莱芜成为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的“永久举办地”。
这次被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盛赞为“规格最高、 规模最大” 的航空体育盛会,让莱芜城乡一体化发展拥有了高位平台和强力引擎,也让莱芜第一次与世界文明对接相拥。
“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必将带动大批航空产业在莱芜蓬勃发展,现代航空文明也必将根植于莱芜大地。莱芜人民将以更加长远的目光自信地迎接未来。”国际航联主席皮埃尔·鲍特曼满怀激情地说。如今,总占地面积1800 亩的雪野国际航空体育公园,已经具备了飞行培训、体验、休闲、维修等运动旅游综合功能,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航空体育主题公园。航空体育、航空培训、航空器械展销等项目正相继落户雪野,大鑫游艇俱乐部项目和山东高速高尔夫球场等水上、陆地运动项目正开工建设。
航空体育正让莱芜乡村发生着历史性嬗变。以雪野旅游区为龙头,莱芜北部山区近20个旅游景点被全盘激活,4个乡镇10余万农民充分享受到航空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恒大集团将以1 平方公里风情小镇为起步区,重点建设五大中心及旅游配套项目,最终完成3 平方公里的北岸小镇建设。届时,旅游区8个村的农民将住进欧式风情小区,尽享现代文明生活。
新社区让农民超越“农耕文明”
“我们这个单元的12户居民原来是5个村的,现在都成了邻居了。”莱芜市九龙家园的居民陈宝生说。九龙家园是该市的一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容纳9个村4300户居住。区内服务中心、敬老院、幼儿园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