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特派记者 李宁源江西抚州唱凯镇报道
截至今日10时,唱凯堤决口已由340米缩小到273米,目前,堵口正以每小时推动2米的速度进展。
在堵口的同时,唱凯堤决口的原因也已断定,由于唱凯堤在设计时的一个致命缺点,导致了这次吞没4个乡镇,浸水范畴70平方公里的溃堤。
堵口速度每小时2米
据武警江西水电部队副政委熊壮中告诉记者,目前堵口进展顺利,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米,目前,已向决口处投入198车沙石。
按照最终敲定的打算,堵口将分为:第一阶段为目前的单向沙石推动:从决口的下游方向用沙石向决口处填埋,再用大型发掘设备夯实填土。待堵口进行到一半落后入第二阶段双向钢桩合拢:向决口水底打十字钢桩,以固定沙袋。最落后入第三阶段,用装满石块的钢笼沉降到决口处,填埋沙石后,完成全部堵口任务。
封堵难度大于三峡截流
“我们的部队履行过三峡大坝截流任务,但唱凯堤的堵口任务更具有不断定性。”熊壮中说。他告诉记者,三峡大坝的截流可以在长江枯水期进行,总体流量和流速都有正确的保障,但唱凯堤决口的流速很难预计。
记者从江西水文部门懂得到,决口处水流变更极大,前天流量仅为300立方米每秒,但昨天突然达到1280立方米每秒,流速达到每秒钟3米。这极大地减慢了堵口速度。
另外,一旦堵口距离小于170米时,流速还将成倍的增加,到时候堵口将面临更大的艰苦。
6天能否完成堵口? “我们从来没有保证过6天完成,只能尽量达到这个目标,今后三天还将降雨,堵口难易程度在随时变更。 ”熊壮中说。
堤坝设计有缺点
溃堤前没有呈现管出现象、溃堤没有预兆、除了唱凯堤上游13公里处的决口点外,堤防其他部分至今完好无损。那么唱凯堤决口的原因是什么?
昨天,记者从武警水电部队专家组懂得到了原因。唱凯堤设计时就存在致命缺点,全部大堤存在一个转角,而这个转角刚好就处在屡次决口的上游13公里处,“水流在这里会产生回转,从而带走大批堤防上的泥沙,导致堤防不稳固。 ”
本次堵口还将在原有堤防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堵口完成后这个转角还将存在。
另外,记者从江西水文部门也懂得到,唱凯堤多次决口也是由于一处早在100年前便存在的水利工程停用所导致的。专家在1931年的抚河水文材料上发明,早在100年前,在抚河与临河的交叉口处曾存在一个名为 “千金坡”的水利设施。当抚河水位上涨到必定高度后,千金坡便主动分流部分水量,其功效类似都江堰水利工程,由于其宏大功效,当地老百姓便称其为千金坡。但现在,千金坡已经被放弃了,导致抚河再也没有了保全的屏障。
撤离群众住进大学宿舍
在决口封堵现场,不少底本居住在此地附近的群众回乡围观,他们急切期望尽早回到家中。然而他们看到,虽然气象已经转晴,但水位依故居高不下,家中的一楼的三分之一尚泡在水中。
这部分群众的大部分被安置在抚州市体育馆,总数将近有3000多人。昨日他们再次“搬家”,从空旷的体育馆搬进了各方面条件较好的东华理工大学的学生宿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