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6月28日电(张云龙、李富)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文体局的消息,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过程中,辽都故地巴林左旗新发明了两处辽代窖藏,其一为生活用具、兵器等铁器窖藏,其二是铜钱窖藏。此外还清算了四座被盗墓葬并发明一批有价值的包含精美壁画在内的辽代文物。
据介绍,铁器窖藏发明于巴林左旗的乌兰达坝苏木,这批辽代生产生活用具、兵器的出土为研究当地辽代时代的农牧业生产、生活及社会制度等方面供给了丰富的实物材料。另一处窖藏发明于十三敖包镇,共出土窖藏铜钱37716枚,其中辽代钱币40枚,这些铜钱的出土,对研究辽代经济史及古代铸币工艺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巴林左旗是辽代都城上京所在地。在2007年开端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该旗不断发明新的文物点。据介绍,到目前为止,该旗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点819处,其中新发明486处文物点,其中新发明古遗址250处,古墓葬232处,石刻岩画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3处。目前,对这些文物点全部采集了正确的信息数据,包含文物内涵、图纸、照片、标本等。
据介绍,这次普查除上述两处窖藏,还发明了一批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辽代文物,如征集到了两方墓志——“李文贞墓志”、“高士宁墓志”;抢救清算、发掘了四座被盗的辽代墓,并出土了一批可贵文物,如在乌兰达坝苏木被盗墓出土有鸡冠壶、牛腿瓶、铁锤、凿、锛及铜鎏金马饰件等209件文物,为研究辽代的葬俗供给了很好的实物材料。
在林东镇帐房山被盗辽代壁画墓发明壁画6幅、出土有影青瓷器8件(残)。在另一座被盗墓内发明一口石棺,石棺前壁刻有两幅奇特的人物造像,据考证应与辽代萨满教有关;在富河镇一座被盗辽代壁画墓中发明壁画5幅,画中人物造型简洁、形象活泼,被认为是目前发明的较为优良的辽代壁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壁画绘有一辆完整的木制人力车,这在辽代壁画上还是第一次呈现,为研究辽代契丹贵族郊游时应用“胡輦”供给了实物形象,弥补了史料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普查还发明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和两处青铜时代遗存。其中在碧流台镇发明的新石器时代富河文化遗存,在乌兰白旗河两岸尚属首次发明;在沙力河支流德布吐河源头附近普查到的两处青铜时代遗存,初步认定应属夏家店上层文化,此文化类型遗存在巴林左旗也属首次发明;林东镇福山村发明的新石器时代的“索贝山岩画”,弥补了巴林左旗没有新石器时代岩画文物的空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