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据抽样调查统计,2009年,中国约有2.3亿人经常应用搜索引擎查询各类信息,约2.4亿人经常利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沟通交换,约4,600万人利用互联网学习和接收教导,约3,500万人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交易,约1,500万人通过互联网求职,约1,400万人通过互联网安排旅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丰富知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创业,实现自己的幻想;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交换沟通,密切相互间的关系。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西南地区旱灾等重大自然灾害产生后,中国网民充分利用互联网传递救灾信息,发起救助举动,表达同情关爱,充分展现了互联网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工作和生活方法。
中国政府鼓励发展有利于增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程度、方便人们工作生活的互联网利用,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的互联网利用格式,进步互联网整体发展和利用程度。中国政府将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类、教导类网站发展,积极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支撑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提倡供给情势多样、内容丰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以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信息花费需求。
三、保障国民互联网言论自由
互联网在中国消息信息传播范畴得到充分利用。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撑发展网络消息传播事业,为人们供给了丰富的消息信息,同时依法保障国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保障大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消息信息的重要道路。自从互联网进入中国,人们就充分应用互联网传播消息信息。中国的通信社、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利用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开展网络消息传播,满足人们的消息信息需求,已形成国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广播网等一批综合消息信息服务网站,不仅扩大了权威消息信息传播的广度,而且为传统媒体自身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一批著名的商业网站也成为人们获取消息信息的重要渠道。据统计,80%以上的网民重要依附互联网获取消息信息。网络媒体的发展不仅进步了消息传播的时效性、有效性,而且在报道重要消息事件中施展了奇特作用,充分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网络媒体直播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国民代表大会和中国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等已成为惯例。
国民依法享有互联网上充分的言论自由。《中华国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国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中国国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情势在网上发表言论。网上交换活泼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特点,论坛帖文、博客文章数量之宏大,在世界各国都是难以想象的。中国的网站十分重视为网民供给发表言论的服务,约80%的网站供给电子公告服务。中国现有上百万个论坛,2.2亿个博客用户,据抽样统计,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消息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互联网新利用新服务为人们表达看法供给了更广阔的空间。博客、微博(http://t.sina.com.cn)客、视频分享、社交网站等新兴网络服务在中国发展迅速,为中国国民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换供给了更便捷的条件。网民踊跃参与网上信息传播、参与网上内容发明,大大丰富了互联网上信息内容。
充分施展互联网的监督作用。中国政府积极发明条件让国民监督政府,十分器重互联网的监督作用,对人们通过互联网反应的问题,请求各级政府及时调查解决,并向大众,反馈处理成果。绝大多数政府网站都颁布了电子邮箱、电话号码,以便于大众,反应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一大批通过互联网反应出来的问题得到懂得决。为便于大众,举报贪污腐败等问题,中央纪检监察机构和最高国民法院、最高国民检察院等开设了举报网站。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等开通后,为惩治和预防贪污腐败施展了重要作用。据抽样调查,超过60%的网民对政府施展互联网的监督作用予以积极评价,认为这是中国社会民主与进步的体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