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大同7月3日电 (任丽娜) 上游排污,下游遭殃。4年来多次沟通,多次致函,内蒙古跨省河流污染山西依旧,要挟山西1.4万人和1万多亩耕地安全。
3日,记者追随“山西污染减排消息采访团”来到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罗文皂镇镇大沟,由于沟内长期的河道淤塞,河床已被抬高,砂丘绵延起伏5公里,河底高程比堤外地面高2-3米,洪水过流才能严重降落。
阳高县罗文皂镇镇长闫志文介绍,镇大沟位于山西阳高县和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交界处,系跨省河流,其上游位于和兴县。沟长约20多公里,汇水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因该沟地势为北高南低,上游来水必须通过阳高县罗文皂境内。
据阳高县环保局人员实地勘查,近年来,兴和县在镇大沟上游创办了多家选矿长,位于阳高县镇大沟大坝1.3公里和6公里处分辨有兴和县3家范围较大的选矿厂,其选矿后的大批废水和尾渣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顺势流入阳高县境内,对地表水造成了严重污染。
此外,选矿后的大批尾渣堆积在河道中,严重堵塞河道。镇长闫志文担心“汛期将至,若遇大雨,极易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直接要挟阳高县镇门堡大坝以及镇大沟下游沿岸镇门堡等5村1.4万人生命财产安全和沿岸1万多亩耕地的安全。”
据懂得,内蒙古跨省河流污染山西的问题已经有4年之久,就在2009年6月和2010年5月份,阳高县曾先后两次就此问题致函兴和县,山西省市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次和谐,但一直未能解决跨省污染问题。
业内人士称,由环保部出面和谐或将可以解决此事,但跨省界河流污染不应成“监管盲区”,国家应当尽快出台相干措施,进一步完善跨省界河流水质监管机制,增进流域上游省份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增进从源头上治理、保护和改良全部流域的水环境,为新农村建设供给环境安全保障。(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