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分析了多种情况后,也得出结论: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各个家庭理财情况的差异,贫富差距会逐渐显现,甚至会出现困难户。
◎相关链接
征地补偿“暴发户”暗藏返贫危机
专家认为,政府对转型农民应加强消费指导
京郊一些农民因拆迁骤富
张建华是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一位农民,因为拆迁,他与全村大部分农民的命运发生巨变,从农民转变为市民,且一跃成为富人。近日记者见到张建华时,他刚搬进装修一新的拆迁安置房,并买了一辆帕萨特轿车,还打算带妻子乘飞机到云南旅游。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像张建华这样生活在北京一些城中村及农村的农民,因拆迁而一夜骤富,许多转型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冲击,少数人还过起了游手好闲、斗富比奢的日子。专家认为,“拆迁骤富”颠覆了传统的致富模式,如果政府不对转型农民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那么他们因“冲动消费”,将有返贫之虞。
居民张大爷告诉记者,因为拆迁,他得到200多万元补偿,最多的人家达800万元。得到巨额拆迁补偿款后,很多人盘算着如何花钱。居民王先生说:“我想买辆好车,价格应在20万元以上,降低点要求,至少也要15万元,低于这个标准就掉份了。”
“拆迁富翁”对未来缺乏规划
记者调研发现,“拆迁富翁”普遍对未来生活缺乏科学与理性的规划。有的人被设局拉下水参与赌博,拆迁补偿款被套取。为了补偿款的分配,有些拆迁户亲人之间大打出手,导致家庭破裂,甚至对簿公堂。
还有些“拆迁富翁”家庭的未成年孩子,因为家里一夜骤富,心态大变,出现比富、奢侈、厌学现象。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周孝正教授认为,在拆迁进程中,农民所能得到的补偿待遇正在逐步提高,这既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有了更多选择,同时也可能导致命运的失衡,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值得深思。
中国科学院社会学所赵春燕博士说,“对于一向以种地谋生的农民来说,缺乏投资理财意识不足为奇,面对突然到手的财富,大多数人自然会手足无措。如果‘拆迁富翁’挥霍式消费,除了种地,他们又缺乏其他基本的生存技能,这会使他们坐吃山空,返贫的可能性极大。”
政府应加强消费指导
已有前车之鉴。据了解,2003年至2006年,首都机场扩建范围内的顺义区龙山、塔河、桃山、冯家营等6村整建制拆迁,有些拆迁农民拿到补偿款后,就出现挥霍和盲目投资现象,有些因此返贫。
大兴区社会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尚建刚直言:有些“拆迁富翁”存在不理性消费状况,尽管与他们存在盲目的炫富与攀比心理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政府对他们正确消费观念的引导力度不够到位,尤其是拆迁后的体制跟进相对滞后也是原因之一。
中国经销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强磊教授表示,政府对转型农民应加强正确的消费指导,政策规划上要科学。他建议,可遵循“先生产后生活,先保障后消费”的原则来实施,如可尝试分期拨付拆迁补偿款。 (据《金羊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