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早市上,早起买菜的老年人,正在专心挑选着摊位上的蔬菜,不料,就在买菜人的背后,有人掏出长镊子,悄悄地开始下手了。14日一大早,在省城东门桥附近的一菜市场上,三名来自东北的中年男子,刚刚开始作案就被巡逻的民警发现。开车追了一公里左右之后,民警最终把三名嫌疑人抓获。
□文/片 本报记者 王富晓
三名年均50岁的男子 专程跑到济南扒窃
犯罪嫌疑人孙某、刘某和刘某某,年龄分别是49岁、50岁和51岁,老家都是辽宁阜新人。据孙某交代,从2006年开始,他就开始走上了扒窃的道路。
就是在扒窃的过程中,孙某结识了另外两人,三个人见面后一合计,一起合伙到外地作案,“辽宁那边风声太严了,打击太狠,只好去外地”。
于是,最近几年,三个人先后去过河北唐山、山东的济南、泰安和淄博等地,“一般出来就是一周左右的时间,专门在人多的菜市场下手,感觉到不太对劲了,就赶快回去”。
6月13日下午四点多钟,三人乘坐火车来到济南,随后在火车站附近一家小旅馆住下,“这是今年第四次来济南了,之前来济南旅游的时候,看到这边人特别多,应该容易下手”。
一大早就作案四次 很快就被民警发现
据孙某介绍,14日早上6点,在省城东门桥附近的一家早市上,三个人分头行动,进入菜市场寻找各自的目标,很快,孙某就得手了四次。
“很快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一种直觉。”孙某说,他的这种感觉非常准,一般就是觉得被民警发现盯住的那种感觉。
在这家早市上,来自历下公安奥体中心派出所的两位民警在巡逻时发现,市场上有几名男子非常不对劲,“人家都是盯着菜,这几个人却老盯着人家的钱包和口袋,形迹非常可疑。”派出所陈副所长介绍说。
被跟踪了半个多小时后,三名男子跑到东门桥上打了一辆出租车,沿着黑北路跑。民警驾车跟踪,追了一公里左右,早晨7点10分左右,在经一路延长线上,终于把三名男子抓获。
专偷露财的老年人 没想这次“湿了脚”
在历下刑警三中队的问讯室内,犯罪嫌疑人孙某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常用的作案手段和作案目标。据孙某交代,之所以选择早市上的人群作为目标,是因为赶早市的人大都是老头和老太太,“他们反应比较迟缓,容易下手”。
而在市场上,最容易被他们盯住的,就是不小心暴露了钱币或者钱包的人,“如果钱包放在手里的包里,一直拿着,那样根本没法下手,如果放在衣服口袋里,就比较容易得手。”
孙某说,他们每个人都有专用的工具:一个长长的镊子,一个黑色的塑料袋子当做掩护,很容易得手,“早晨偷了4个了,今年来济南也是第四次了”。在民警缴获的赃物中,既有成叠的几百块钱,也有几叠钱总额不过几十块。
从13日下午4点多钟到达济南,到14日一大早作案被抓,孙某说,“真的没想到济南的风声这么紧,济南的公安这么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