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施工人员的努力下,“齐鲁第一钟”回到原来位置。本报记者王媛摄
生活日报7月11日讯(记者 王富晓)10日,本报报道了大明湖风景区内8吨重的“齐鲁第一钟”明昌钟坠地的消息,不少市民对此表示强烈关注,纷纷表示希望大钟早日归位。11日,记者在大明湖风景区看到,南丰祠钟楼内,这座大钟已经重新挂了起来。
11日上午10点钟,记者在大明湖景区的南丰祠钟楼内看到,不少工人在忙碌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今天早上7点钟就赶了过来,10个人一起用滑轮,才把这个重达8吨的古钟生拉硬拽挂到了梁上。”由于工人在里面施工,记者不能靠近参观,一位景区的工作人员表示,等古钟吊上去,就可以进去参观了。
上午10时45分,古钟成功归位。记者看到,古钟上方多了一个U形钢板,大明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副主任赵殿德告诉记者,“明昌钟坠地后,景区专门邀请专家进行了勘察,设计出了这个足以承载20吨重的巨型挂钩,以前的挂钩是镶在梁里的,外面还有一层外包装,但现在做的这个U形钢板直接横跨在房梁上,将古钟高高挂起。这个U形钢板是前一晚工作人员加夜班赶做出来的,这个钢板虽然看起来不如从前的那个钢筋挂钩美观,但是这个结实,而且最重要的是直观,以后也方便检查。”
至于古钟坠落的原因,赵殿德表示,古钟的挂钩是钢筋的,时间长了在木头内老化,再加上每年都有撞钟的习俗,钢筋承受不住压力,因此才会坠落。据介绍,明昌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移到此处,至今已经有18年的历史,当时为了美观,挂钩一直被包裹在木头之内,因此就算每年都对古钟进行检查,也很难检查出挂钩是否有问题。
家住巴黎花园的市民龚先生告诉记者,“这个钟都是文物了,也是大明湖最有名的景点之一,可得好好保护,更要勤检查。不过我听说古钟虽然坠落但是整体并没有破损,这我也就放心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