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的吴村镇地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利,很多项目开发商望而却步,经济指标上不去直接导致了年终考核常常徘徊在后几位的位置。而从今年开始,曲阜出台了个性化考核办法,吴村镇党委书记胡文强对此充满了信心:“往年招商引资等指标占了大部分比重,就算其他工作做得再好,考核也是落在后面。现在好了,我们依托山区优势,重点发展林果观光产业,抛去了工业考核的包袱,轻装上阵,今年的考核肯定能赶上去。”
在以往的绩效考核中,虽然各乡镇发展基础、发展程度各有不同,但曲阜大都一个模式下来,光各种工业经济指标就占去大部分比值,特别是每年都要引进大的投资项目的压力使乡镇干部几乎将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招商引资上,即使这样,像吴村、尼山等较偏远的乡镇仍然很难完成考核指标。为此,曲阜积极尝试将特色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赋予各地不同的功能定位、职责要求和发展目标。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思路,将全市12个乡镇(街道)划分为1个服务业引领型乡镇、8个工业主导型乡镇、3个观光农业主导型乡镇。在考核内容上也因地制宜、量身定制,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重点考核主体功能完成情况。像董庄、尼山等乡镇集中精力抓生态有机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其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不再作为考核目标和重点;而位于城区的鲁城街道则依靠旅游区位优势和服务业产业基础,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样的考核,真正考出了一个地方政府的科学发展观,大大激发了乡镇干部的活力。
在曲阜,个性化考核不仅体现在乡镇考核的“脱胎换骨”上,更体现在对重点工程和重要事项的专项考核上。今年以来,曲阜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崛起”的奋斗目标,确定了“2711”工程,相继实施了覆盖城市建设、民生等各领域的98项重点工程,选派306名领导干部驻点招商。面对新的考核压力,曲阜大力实施督考体制改革,成立了专门的督查考核委员会,坚持重点督查与日常督查、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加大对“2711”各项工程考核力度。在新出台的2011年目标考核意见中,在原有考核的基础上,又新增对“43个包保‘2711’工程的部门(单位)”和对“10个主要负责同志驻点招商引资部门(单位)”的考核,这为曲阜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此外,曲阜按照平安建设类、党群综合类、服务发展类等不同类别对部门进行分类考核,在同一领域内竞争、排名,使考核结果更具可比性。“考题”做得好不好,关键还要看“指挥棒”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曲阜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与领导班子调整配备、选拔任用及评先树优等挂钩,根据每周实绩公示、群众满意度测评和综合考评结果,把优秀的干部考“上”去,把差的干部考“下”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各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亮点纷呈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