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以德为先。一段时间以来,兖州市中医院“先看病、后付费”的改革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继而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近日,记者深入兖州市中医院,亲身探访“病人住院不用先交押金、出院只交纳自付部分”这种就医新模式,所见所闻令人深有感慨。
让百姓“敢住院、住得起”
俗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对于那些城镇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老百姓来说,伴随疾病而来的不只是肉体上的痛苦,大额医药费的精神压力与无奈更是一种无形的折磨,“小病拖、大病扛”成了不少人无可奈何之下的就医理念。
由于历史和机制的原因,“先交钱、后治病”这一传统模式在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存在已久。而在兖州市中医院,自2010年12月份开始实行的“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进一步改善了服务流程,改变“先交钱、后治病”和“没钱不给治病”的旧服务模式,实行“先治病、后交钱”的服务模式,为更多的病人开通生命“绿色通道”,确保病人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尽最大努力减轻病人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这种就诊新模式,会不会出现患者恶意逃费现象,造成医院垫付大额的诊疗费用,久而久之医院无法正常运转?面对记者的疑虑,兖州市中医院院长孔庆民却毫不担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国家新医改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7%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68%,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我们医院在全国率先实施‘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其核心就是取消城镇医保、新农合住院病人的住院预付费用,住院不交押金,出院结账时患者只需支付医保、新农合报销后个人承担的部分费用。可以这么说,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医疗保障水平的逐年提高为实施‘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提供了坚实保证。”
据了解,凡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在办理住院手续和住院治疗期间,只须与医院签订《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并将其医保证或新农合医疗证及本人或陪人身份证复印件交住院处保管,无需缴纳任何住院押金,就可享受到“先住院、先检查、先诊断、先治疗”的待遇,病人出院结算时只须向医院支付医保和新农合报销后个人承担的费用。病人确因家庭困难,出院结算时难以一次性结清时,可持有效证明与医院签订延期或分期还款合同;对家庭特别困难、确实无法支付医疗欠款的,医院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减免。
据孔庆民院长介绍,这一模式推行初期,许多老百姓都不相信,恐怕背后有更大的陷阱。随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摆在面前,渐渐地,怀疑变成了放心,老百姓都感激地说:“过去觉得可看可不看的病,现在敢看了;过去不想治或者放弃治疗的病,现在也敢住院治疗了。”
听说记者来采访,正在住院的新兖镇敬老院的李大爷特意赶过来对记者说:“以前有个病,能不去医院就不去,能吃药就不去打针,能打小针坚决不住院,为的啥呀?还不是因为缺钱吗?现在可好了,有钱没钱都叫进,我就没见过这样的医院!”
“白衣天使”形象重塑
先交钱、后治病,是医院多年的行规。病人家属要多次回家筹钱、多次交纳押金,一旦押金额度不足,计算机程序会自动停止执行医嘱,患者就会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些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可能会因为住院费用问题,主动要求缩短住院天数或提前出院,造成疾病治疗不彻底,影响治疗效果。医护人员不断催缴押金,很容易引起患者和家属的反感,甚至会引发医患之间的争执与摩擦。“现在实行‘先看病、后付费’,住院不用交押金了,医护人员不再因为一次次反复催缴押金而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去,护理水平和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医患之间沟通更加融洽,关系更加和谐,病人满意度得以显著提升”。孔庆民这样阐释“先看病、后付费”模式的良好社会效应。
记者随机采访出来打水的病人家属冯某,他说:“我父亲患有慢性病,一年要住几次院。家里有人住院心情本来就不好,还总被护士催着交钱,我以前可没少和医生护士吵闹过。现在实行的新办法让人心里暖融融的,让我们感到白衣天使又回来了!”
把治病救人作为第一目标,患者无论是有钱还是暂时没钱,都能及时得到住院治疗,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这是医院应该坚持的方向。就此,孔庆民认为,“先看病、后付费”这种模式展现了人性化的温情,同时也有效化解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长期矛盾,回应了人们对医院公益属性回归的呼唤。
把天职发扬光大
群众欢迎、医院受益、政府满意,“先看病、后付费”的就诊新模式获得了成功。作为我市第一家实施“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的医院,目前共有9100余例患者受益于兖州市中医院这种就诊新模式。
图为兖州市中医院医护人员在精心护理住院患者。■记者 刘项清 摄
同时,这种新模式也让兖州市中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大幅增长,平均每月门诊量、住院量分别上升到1.8万人次和1356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76%,医院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30%,没有出现一例恶意逃费的现象。
现在,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真正使医改的成果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卫生局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年内,将在全市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推广“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在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及三级中医医院按照“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有序推进。为保障这一模式的施行,在确定实施对象方面,除了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群外,我市还考虑将“三无”病人、病情危急需要急救的患者作为实施对象,并借助民政、慈善、红十字会等救助资源,发挥救助基金作用,采用“本人拿一点、医院免一点、社会救助一点”的方式,对病人自付费用尽可能地减免,让政府的温暖惠及所有百姓。对于确实无钱就医的群众,采用“分期付款”、签订还款协议等措施,延迟结算周期和时间,确保全市每一个老百姓不因医疗费用问题而“看不起病”。此外,我市还将医疗服务与社会诚信分级管理相结合,在全市联网的新农合管理系统设计不良记录模块,将享受过“先看病、后付费”的患者纳入信息化管理,对能够按时结清住院费用的患者,下次就诊可给予手续简化、费用优惠减免等措施;对社会诚信等级过低的患者,不再享受“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有效避免恶意逃费现象的发生。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4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8家县级医疗机构、9家市直医疗机构实施了“先看病、后付费”模式,2万余例患者受惠,累计为患者垫付住院费用7000余万元。
医者仁心,病人暖心。相信“先看病、后付费”的就诊新模式将会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温暖和谐的阳光。
折射出的就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推动社会更加和谐。原有的“先交钱、后看病”模式,因医护人员不断催缴押金,很容易引起患者和家属的反感,甚至会引发医患之间的争执与摩擦,这类现象近年来屡见不鲜。现在实施“先看病、后付费”,可以使医护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摆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去,护理水平和质量自然得到了保证,医患之间沟通也更加融洽,关系更加和谐。医患关系的改变印证了一句老话:“观念一转天地宽。”“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就像新的支点,撬起了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的巨石。
虽然只有半年的实践,但“先看病、后交钱”就诊模式已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然而,对全市而言,推广这一做法仍是一项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单位还要积极探索建立实施“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的长效机制,把工作做细、做实,同时全社会都要充分理解、支持这一便民惠民的新事物,使之茁壮成长,遍地开花,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