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
非法劳务市场的乱象原因不在其本身,而在于缺乏规范、服务和监管。
《新京报》记者经过半月暗访调查,曝光了六里桥非法劳务市场的乱象:近百“民工”以敲诈工地、攒人头替人讨账等形式敛财牟利。
犹记得,2006年,六里桥非法劳务市场被曝“管理人员”强收好处费之后,多部门介入,进行大规模整治。现在看来,那一轮整治的效果并不如人意,非法劳务市场其实一直未彻底取缔,2009年新华社记者前去调查时就发现,近千农民工依然在此聚集,而这次被曝光的砸场敲诈工地敛财,比以前的强收好处费,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非法劳务市场为何越治越乱?这与运动式的执法方式有莫大关系,当初取缔时又是百余城管进入市场清理,又是免费送打工者去职介机构找工作,一度轰轰烈烈,但一阵风刮过之后,又放任自流,只竖些标语警示牌吓唬人,这样的整治效果可想而知。从新闻中可看到,一些“民工”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围攻招聘者,可见此地治安问题多多。2006年,有关方面曾表示将设置电子摄像系统监控市场,城管、街道、公安各抽调出10名工作人员,长期在市场蹲守,如此常态化的治理举措有没有落实,无疑是个问号。
非法劳务市场的乱象,更源于公共服务的缺失。一个露天劳务市场之所以能自发形成,并受到农民工亲睐,显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当下,职介机构收费高昂且信用低下,许多农民工根本不愿意与之打交道,他们需要一个与雇主直接洽谈的平台。而据报道,2006年六里桥非法劳务市场遭取缔时,丰台有关部门曾考虑建一个正规的劳务市场取而代之,可现在放眼北京,哪有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公益性质的劳务市场呢?
这次《新京报》曝光之后,相信对于六里桥非法劳务市场新一轮整治又将开始。在对涉嫌违法的行为严厉查处,强化常态的治安管理的同时,期待有关方面能给农民工劳务市场一个出路,须知,非法劳务市场的乱象原因不在其本身,而在于缺乏规范、服务和监管。北京市有数百万农民工,可他们缺少一个从职业介绍、困难救助,到生活服务、维权支持的就业服务体系,不正视并解决此一问题,非法劳务市场的治乱循环恐将难以休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