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有效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访中共福建省永定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县长 刘先裘
9月9日,“情系永定·共筑和谐”2011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福建土楼文化节将在福建永定隆重开幕。福建土楼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2008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此次大型节会活动开幕之际,中共福建省永定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刘先裘接受了本网的专访。
中共福建省永定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刘先裘
记者:2011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福建土楼文化节即将举办,相信大家对于这次活动也是充满期待。在这里想请您介绍一下,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您觉得这次活动的特色和亮点是什么?
刘先裘:2011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福建土楼文化节将于今年9月8日至10日在我县隆重举办。这次活动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全球客家圣土采集行动和《典藏·天下客》全球客家和谐寄语行动、驴友节、开幕式、福建土楼国家5A级景区授牌仪式、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和书法大赛作品展、品味龙岩精品游等活动。活动以“海峡客家·欢乐龙岩”为主题,突出“相聚福建土楼、体验客家风情”内涵,体现“客家文化、时尚欢乐”的特色。
记者:如果给永定制作一张城市名片,您认为名片上会以什么为关键词?本次2011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福建土楼文化节对打造永定城市名片有着怎样的意义?
刘先裘:胡锦涛总书记赞誉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 永定是客家的永定,土楼是客家的土楼。“客家·土楼”已逐渐成为永定走向世界的城市名片。在福建土楼成功“申遗”3周年和获得国家5A级景区荣誉之际,我们举办本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福建土楼文化节,将充分展示客家文化魅力,凝聚海内外客家儿女,向世界推荐永定客家土楼,提升永定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形成“看福建土楼·到客家永定”的浓厚氛围。
记者:在客家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县政府响亮地提出了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本次活动,对于实现这一目标有何积极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县政府还做了哪些宣传推广工作?
刘先裘:2008年7月福建土楼申遗成功,第一次将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推向了世界。这次活动是提升中外游客对永定土楼的认知度和美誉度的重要契机,对于持续打造“海峡旅游”、“海峡客家”品牌,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宣传推介是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做到“三个注重”:注重媒体宣传,依托国内外主流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客家土楼,提高永定客家土楼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注重文化宣传,创作、编导了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并在国家大剧院、台北、福州、杭州、上海等地成功演出;创作歌剧《土楼》娓娓道出了客家儿女纯朴、善良、坚忍及顽强的不屈形象;与《下南洋》剧组合作,以唯美的景色向观众展示“福建土楼·客家永定”的历史和文化;依托海峡卫视开设《土楼情·客家人》节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客家历史、客家人物、土楼建筑、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注重节庆宣传,通过各大旅游专业博览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做好节庆营销。
记者:这一次,这么多嘉宾相聚永定,既要让大家充分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也要让大家有愉快的切身体验,比如住宿、就餐、交通等,在硬件和配套设施方面,县政府做了哪些工作来改善和提高游客、嘉宾的体验?
刘先裘:为保障这次活动顺利举办,我们在去年就成立了筹委会,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加大了资金投入,改善了软硬环境,建成了永定土楼景区4条旅游公路、游客服务中心、大型生态停车场、客家美食中心等旅游配套项目,新建或改造了4家星级酒店,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通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精心准备,我们的景区已拥有了便捷的交通体系、优美的景观建筑、厚重的文化底蕴、完善的服务设施,将为游客、嘉宾打造全方位的休闲之旅、文化之旅、快乐之旅。
记者:这几年,永定县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培育,让全县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迅速,群众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在这里,想请您介绍一下永定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上的成功之道。
刘先裘: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海西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的目标,把旅游产业作为我县两大经济支撑产业之一进行培育,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快速发展之势,2010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8万人次,比增33%,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县GDP比重由2005年的4%提高到2010年的16.3%;全县旅游业人数占全县劳动力总数近20%;旅游业实现了从接待型向产业型、从一般服务业到综合性产业的转变。永定旅游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我们坚持规划引领。编制了《永定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严格按规划实施旅游建设,明确了以“县城为旅游总集散中心和东部客家土楼文化旅游组团、西部休闲度假旅游组团、北部生态农业旅游组团”的“一个中心、三大组团”发展思路,确保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坚持项目带动。旅游建设以项目为载体,通过“3个5亿元”大项目的实施,带动整个景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完成了景区旅游公路、景区景点和酒店等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了永定旅游环境,繁荣了“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业。坚持文化依托。在运用好《土楼回响》、《土楼神韵》、《土楼》等有影响力的作品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整理客家民间歌舞、民间传统工艺制作、客家美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由客家文化博物院、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等建筑组成的海峡客家文化城,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客家历史、客家人物、土楼建筑、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使永定旅游产业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活力。坚持营销推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行商合作,组织参加国内外重大节庆、重大活动市场促销活动,运用各种媒体扩大宣传,比如,不久前,我们在欧洲借助新华社在各重要场所设立的200多处大屏幕向欧洲游客推介客家土楼;在伦敦、温哥华等华人聚集地通过与丁俊晖等中国体育明星合作对外推介土楼,拓展欧美等地市场,提升永定旅游在海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记者:未来永定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心是什么?如何做到经营开发与传承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之间的平衡?
刘先裘:未来永定旅游产业发展重心是围绕旅游“六要素”,扩大景区概念,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打造集世界遗产、客家文化、绿色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旅游产品,东部依托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打造客家土楼文化旅游,西部依托壮美秀丽的龙湖、王寿山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形成“东楼西湖”交相辉映的旅游发展格局,把永定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经营与保护是所有世界遗产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今后,我们将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的嘱托,坚持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在保护好土楼建筑、传承好客家文化的同时,合理开发运用文化遗产,提高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水平,构筑和谐旅游发展环境,促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