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人物扫描:中情局长彼得雷乌斯的下一场战役

时间:2011-09-07 08:31来源:新华网 www.yunhepan.com

彼得雷乌斯。

  有着41年军旅生涯的戴维·彼得雷乌斯即将出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开始自己的下一场战役。他曾担任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和驻阿富汗美军司令,是美军中少有的拥有博士学位的将军。他编写的军事训练教材被五角大楼视为反恐“宝典”。

  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说:“历史将证明,他是这个国家最优秀的战地统帅,是这个时代集战士、学者、政治家于一身的杰出人士。”

  “最具创新精神司令”

  2010年6月,时任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的彼得雷乌斯突然被任命为驻阿富汗美军司令,9天后即奔赴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在很多人眼里,他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稳定阿富汗战局,恢复社会秩序。

  奥巴马这一任命,自有他的道理。4年前,在伊拉克,彼得雷乌斯有过一次类似经历。是他让政治暗战代替刀光剑影成为这个昔日“屠宰场”的主题,虽然那里仍不时发生暴力事件,但规模和数量都明显呈下降趋势。

  如果再往前追溯,早在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时期,彼得雷乌斯时任摩苏尔第101空降突击师司令,就曾在维护社会治安、融入当地社会方面颇有建树。当时,伊拉克政府关闭、经济停滞、全民皆兵,整个国家成为一个“火药库”。彼得雷乌斯派部队进驻社区,尽最大努力阻止暴力事件发生,恢复城市供水、用电,确保医院、学校开张,组织选举取代地方政府,重启经济发展。短短一年间,摩苏尔成为伊拉克一个相对和平和繁荣的“孤岛”。一年后,第101空降突击师结束驻防撤离摩苏尔,这座城市很快像伊拉克其他城市一样,重新陷入混乱和暴力之中。

  摩苏尔的经历为彼得雷乌斯赢得美军“最具创新精神司令”的名声,他很快被赋予新的任务:制订计划培训武装一支崭新的伊拉克军队。后来,他回到国内,美国陆军参谋长彼得·斯库梅克派他主持陆军诸兵种合成训练中心工作,指示只有一条:“重组陆军,戴维。”

  陆军诸兵种合成训练中心是美国军队训练、拓展的“神经中枢”,彼得雷乌斯的工作可能“彻底改变整个陆军的运作机制”。他改进了陆军备战的每一个环节,其经验成果被整理收入《反叛乱》一书“野战手册”章节。此书如今被五角大楼视为这一领域的“宝典”。

  也正因为这本书的写作,彼得雷乌斯后来再次被派往伊拉克,将其理论付诸实践。他在伊拉克结交甚广,既有美国人,也有伊拉克人,那是他41年军旅生涯中最值得回忆的岁月。

  阿富汗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彼得雷乌斯明白,要在这里取得成绩需付出更艰辛的努力。13个月来,在他的努力下,阿富汗虽然仍时有暴力和冲突,但基本规避了“全面灾难”,这足以让奥巴马政府下决心开始实施撤军计划。正如彼得雷乌斯所言:“我一直认为从阿富汗撤军会很难,但它终究可以实现。”

  秘密战的核心人物

  彼得雷乌斯原本计划在阿富汗度过整个夏季,为美军撤离阿富汗做准备,但他突然接到奥巴马的新任命,接替列昂·帕内塔出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

  自2008年底,美国开始重视秘密战,特种部队和中央情报局特别行动部不断提升合作力度,多次在巴基斯坦、也门、索马里和阿富汗等地开展联合行动。奥巴马最近对内阁成员的调整,也可以看出这一战略变化的端倪,例如,由前中情局局长帕内塔担任国防部长等。

  作为美国前中央司令部司令和前驻阿富汗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早就成为美国秘密战的核心人物。在军队里,他是少有的几个特别强调深入了解驻军所在地社会特性的指挥官之一。早在撰写博士论文时,他就指出:“我们不愿花时间去了解对方的特性,包括与我们对抗的社会、我们支持的政府以及我们的敌人。”

  2008年担任中央司令部司令时,彼得雷乌斯对美国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情报工作十分不满,他说服中央情报局负责人提升了整个地区的情报收集能力,并在中央司令部建立一个特别部门,对获得的情报做独立分析。

  他曾去也门监督秘密战计划的实施情况。在那里,他看到美国特种部队“绿贝雷”在为也门训练特种部队;“三角洲”部队、“海豹”突击队及其直升机大队与也门军方合作开展军事行动;中央情报局的特别行动部和五角大楼的联合特别行动部也出现在也门的土地上,载有导弹的机群和执行秘密任务的小型飞机不时从空中飞过……

  对于自己的新工作,彼得雷乌斯明白,它不同于先前的地面战争强调的是意志和毅力,而是利用新技术追踪和刺杀与美国作对的“坏蛋”。今后,他将更多地与国家秘密行动司打交道。这个机构征募了一批从事秘密活动的间谍,这是一个格外敏感的群体,需要特别小心对待。彼得雷乌斯以前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人,知道最好的间谍都独来独往,不按常理出牌。他说:“这就是你想要的人,也是你要培养的人。他们是赛马,而赛马格外需要温柔的呵护。”

  拥有博士学位的将军

  中央情报局不仅是一个行动部门,也是一个情报分析部门。过去20多年里,它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一系列胜利,但在战略上却接连遭受挫折和打击。例如,对于来自“基地”的威胁,但凡它能获得有足够分量的情报,就可以有效阻止“9·11”事件的发生;但凡它承认并无确切证据证明萨达姆·侯赛因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布什政府就不会发动入侵伊拉克战争。今年春,它未能预言阿拉伯地区发生的一系列骚乱,导致一些与美国情报机构有着紧密联系的国家领导人纷纷倒台,从而影响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反恐战争。

  而彼得雷乌斯被视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合适人选。虽然他不大可能让中央情报局出现立竿见影的改观,但他的良好教育背景和过往记录,让人们对他的出任抱有期待。

  彼得雷乌斯说,他的父亲是一个“内心固执、脾气暴躁的荷兰老船长”,是他教育自己任何时候都“绝不认输”。但凡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他就会瞪着眼睛大声咆哮:“结果,小子,结果!”这话一直鞭策着彼得雷乌斯不断前进。

  彼得雷乌斯1974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因为年纪太轻而没有参加越南战争。他娶了一名上司的女儿,之后平步青云。时任第24步兵师师长的约翰·高尔文将军慧眼识珠,任命他为自己的副官,后建议他重返校园攻读研究生学位。“提高你的见识,扩大你的视野,超越M-60机关枪的最大有效射程。”这一建议改变了彼得雷乌斯的一生。

  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那里聚集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他记忆最深刻的是理查德·乌尔曼教授的国际关系学课程。当时,他仍沉迷于越南战争,写了一篇论文阐述越南对美国军方的影响。结果,乌尔曼给了他一个“B+”,评语写道:“虽然论文论述合理,有一定见地,但仍欠深刻,过于简单,让我感觉只是各部分内容的堆砌。”

  由于无法忘却父亲的告诫,彼得雷乌斯请求乌尔曼再给他一次机会。这一次,他得了“A+”,并为其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打下基础。对于自己的博士学历,他刻意保持低调。后来,他开玩笑道,这么做是为了不让它“毁了我的军事生涯”,因为军中流传着一句俏皮话:军队总是更重视“穿着泥泞皮靴的将军”,而不是拥有漂亮文凭的长官。

  “我想当校长”

  彼得雷乌斯将于9月6日正式就职,有人说他也许已经开始琢磨结束中情局长任职之后的职业生涯了。这种猜测并非不合理,他向来是一个提前做准备的人。

  至今还有不少人记得,2007年出任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时,彼得雷乌斯与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林赛·格林厄姆以及独立参议员乔·利伯奥通力合作,竭力推动向伊拉克增兵的动议。格雷厄姆回忆道:“戴维是最好的推销员。我记得当时他呆在参议院一间屋子里,我负责拦截参议员,对他们说‘我只需要5分钟’,然后由戴维一一说服。他可以在两分钟内将反叛乱这样复杂的体系解释清楚。只要你见过他,就很难拒绝给他一次机会去赢得胜利。”

  这样的政治技巧在奥巴马阵营中引起猜测,高级助理拉姆·伊曼纽尔等人视彼得雷乌斯为“一个马背上蓄势待发的人”,他们不希望看到他引领共和党人参加2012年总统选举。彼得雷乌斯努力消除他们的担忧,直接向伊曼纽尔保证,他的担忧毫无根据。

  他说,退休将军不应支持某个总统候选人,更不要说参加总统竞选。几年前,一个朋友给他发了一份电子邮件,列出12名将军的名单,他们后来都当了总统,朋友开玩笑问他是否有意加入这一名单。他提到第13个名字——美国内战时期将军威廉·蒂卡姆西·谢尔曼——作为回答,他有一句名言:“如果被提名,我不会参选;如果被选上,我不会就职。”

  如今,当有人问他结束中央情报局局长任期后会做什么时,他有了新的回答:“是的,我想当校长——普林斯顿的校长。”(英语中,“校长”和“总统”同为president)他的这一愿望,没准能实现。

相关阅读

    上一篇:国际红十字会首次获准进入大马士革监狱
    下一篇:俄总统调解钓鱼立法纠纷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