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冰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不少大中学生在人人网上疯狂转发一个消息:北大数学学院一位新生自缢。随后,消息得到了媒体证实,家长已经从山西赶到北京,年轻的生命还在抢救之中——这条消息给人们带来强烈的震惊与不解。对原因的解读,起初聚焦于是数学分析课的作业太难,让这位同学有挫败感,但家长很快予以否认。
北大数学学院是数学天才扎堆儿的地方,能被录取当是很大的荣耀。可是,开学半个月,曾经是天之骄子的北大新生,却从天堂直坠地狱,这是为什么?人们只知他曾经跟同学说,“生不如死”。
悲痛的是,开学前,上海浦东也发生过初中女生坠楼身亡的悲剧。开学,成了一些孩子绕不过去的鬼门关。几乎每年这个时候,总会发生若干类似极端事件。
不管是什么具体原因,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极度不快乐。对很多家长而言,能进如北大这样自打孩子一出生就魂牵梦萦的学校,是人生、乃至整个家族最大的成功。然而,大功告成之际,为什么孩子会有“生不如死”之感呢?
网络上有大量跟帖表达对这起自杀事件的感想,有祈福,有疑惑,也有不少冷嘲热讽——有些跟帖透着冷漠、不屑甚至幸灾乐祸,读了让人脊背生寒。这让人忽然对那“生不如死”四字,有些许感悟。
很多孩子在长达12年的中小学教育中,除了学习,他们几乎不被允许、也不必要操心任何事。上了大学,忽然从家乡来到一个极其陌生的环境,人人和自己一样甚至是更加优秀的天才,和过去的氛围有天壤之别,如果不知所措之际,得不到关怀,鲜少与人沟通,在这样的情境下,不快乐的感觉,或会成几何倍数地被放大。一位北大数院毕业的学生就沉痛地说,“没有人告诉我即使不够聪明也可以有其他活法”,他愤然抨击那些“以此调侃的同学”,“因为他身边你们这样的人太多了,他才会这样选择。”
我们惋叹,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成功的概念被简化成单薄的“学习成绩好”。而平凡的人生,总是被轻而易举地盖上“不成功”标签,让一些学习尖子无法忍受失败,无法忍受所谓平庸,也失去了在平凡中寻找幸福感的能力。
我们痛惜,生命教育和责任意识的缺失,让孩子们在决定终结生命时,是那么轻率。
我们反思,在开学之际,如果新生、特别是来自外地的新生,能得到更多关怀,在遇挫时有更多心理疏导,或许悲剧可以避免。
然而,网络跟帖透出的那一丝丝冷漠,可能会让轻生者感觉遍体鳞伤。
是的,冷漠,这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也是一种可怕的烈性传染病。它从成人社会向孩子们中间蔓延、浸润。尤其是当它与扭曲的成功观念联手之际,便让暂时的或局部的失败,变得更加无法容忍。
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曾经自觉不自觉地是这张冷漠之网的一根纤维,并且也曾经可能是这张网的受害者。点点滴滴的伤害,便在最脆弱的那个环节、那个人身上,酿成颠覆之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