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位学者,60多位曾氏后裔齐聚嘉祥 两岸专家热议“孝文化”
怎样更好地传承曾子思想、弘扬孝道文化、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和谐共赢……20多位专家学者、60多位曾氏宗亲代表在首届海峡两岸(嘉祥)曾子思想研讨会暨孝文化论坛上畅所欲言。
20日,首届海峡两岸(嘉祥)曾子思想研讨会暨孝文化论坛在宗圣曾子故里嘉祥举行,专家学者和曾氏宗亲们热议曾子仁德思想,并就孝文化在当前社会中的传承进行了探讨。
“曾子写下的《孝经》是一本伟大的著作,其精华就是要求我们要孝敬父母……”台湾师范大学的著名教授陈大络首先发言,十五分钟内迎来数次掌声。
专家们也提出,当前社会人们对孝文化的理解应更加深刻。沈阳师范学院教授吴星杰说,现在不少青年缺失社会、家庭和个人责任感,出现了啃老、不敬老等现象;更有一些年轻人因小事不顺心,走上自残甚至自杀道路,让父母和家人承受巨大的痛苦,这是最大的不孝。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骆承烈先生认为,孝是伦理的出发点,人们首先要孝顺父母、为人处事讲信义,之后才能由对长辈的孝上升到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达到国家的和谐。
曾子故里应该是嘉祥
来自台湾的教授陈大络献上自己的书法作品 本报记者 姬生辉 摄
专家声音
20日上午,首届海峡两岸曾子思想研讨会暨孝文化论坛现场,针对前段时间嘉祥与平邑的曾子故里之争,多位专家发表观点,认定嘉祥就是曾子故里。
原济宁市文物局局长、考古专家宫衍兴认为,曾子乡籍明朝以前记载均为鲁国南武城人。曾子墓、曾子祠庙、曾子书院等,以及地方志、曾氏族谱所记,由礼部考订曾子故里是南武城,即嘉祥南武城。“嘉祥县现存南武城故址,并有出土的文物,一切事实证明嘉祥就是曾子故里。”宫衍兴坚定地说。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副教授周海生认为,早在明朝以前曾子故里是嘉祥就已有定夺。“宋真宗曾封曾子为瑕丘侯,因避讳孔子名字,后改为武城侯。据历史考证瑕丘东汉时名为昌邑,也就现在的嘉祥、巨野一带。”周海生说,明朝之前政府和学者们对曾子故里的认定就比较明确,嘉祥是曾子故里确定无疑。会上,还有多位专家学者发言,均对曾子故里是嘉祥的事实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