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小蜂(化名)在家附近放羊时,被一群马蜂袭击,头颈、腹部、四肢等多处被蜇伤,生命垂危,被送往省儿童医院紧急救治。8月底至今,湘雅医院急诊科也连续接诊多名被马蜂蜇伤的患者,其中一人还导致肾功能损害。湘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湘民提醒大家,目前还没有治疗蜂毒的特效药,被马蜂蜇伤后不能抱侥幸心理而自行使用一些所谓的“土方”,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病情加重,造成人为的伤亡。
被马蜂蜇伤需及时治疗
李湘民介绍,马蜂学名胡蜂,俗称马蜂、黄蜂,其蜇针的毒液含有磷脂酶、透明质酸酶和一种被称为抗原5的蛋白。毒液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能损害心肌、肾小管和肾小球,尤易损害近曲肾小管,也可引起过敏反应。
被马蜂蜇伤后,中毒的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心律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时可引发休克或身亡。
李湘民说,被马蜂蜇伤后得到及时治疗的患者一般在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康复,如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延长病痛时间,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秋季易发生马蜂蜇人事件
“马蜂蜇人事件在秋天最多见。”李湘民分析,秋季是马蜂回巢的季节,其生长、发育、繁殖和筑巢的速度较以往加快。在寻食的过程中,马蜂对人有意无意的惊扰异常敏感,对人的攻击性变强,所以易发蜇人事件。
李湘民提醒大家,秋收季节在野外作业、秋游时要谨防被马蜂蜇伤。野外活动发现蜂巢时,要注意绕行,千万不要擅自去捅;与马蜂不期而遇时,若马蜂在身边飞舞,不必理会;当马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千万不能拍打;若误惹了马蜂招致蜂群攻击,要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部位,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面对马蜂的攻击不能扑打反击,否则会更加激怒蜂群,招致更猛烈的攻击。
另外,马蜂嗅觉十分敏锐,一些化妆品的气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易被误认为蜜源而招来马蜂;饮酒的人也容易受到马蜂的攻击。因此,郊游出行时,最好不要饮酒、使用化妆品。